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3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故人之女,所以另眼相待,還是另有用意?

是年老糊塗,還是意有所指?

不是曹顒多心,惡意去揣測別人的善意。而是在宮裡生活了一輩子的女人,使得人無法相信她單純如尋常老婦。

“十六爺,這其中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明白的,有許多我至今也沒頭緒,只約莫個大概齊。畢竟是母親之事,我也不好妄言,等過些日子,有些頭緒了,我再細細說給你聽。”曹顒嘆了口氣,應道。

十六阿哥見曹顒為難,岔開話道:“你的上司也在御前呢,之前在歸化買駱駝去了。好像是一個人忙不過來,到御前求援來了……你當去先拜會,省得他來挑剔你。在歸化吃了半月沙子,估計他也煩著。”

第571章 立功(下)

怨不得十六阿哥特意提了兵部尚書殷特布,他如今也正是焦頭爛額。

兵部漢尚書孫徵灝六月病故,新的漢尚書還沒有委派下來。作為一部堂官,被聖旨欽點為口外蒙古各旗購買駱駝,這說起來是“榮耀”,還不如說是“懲戒”。

這戰事初起,沒有馬匹,使得朝廷止步河朔,任由策妄阿喇布坦帶兵往來,這是多大的羞辱。

康熙心裡置了氣,八旗牧場收歸兵部,兵部尚書殷特布難逃罪責。

殷特布心裡也是冤枉,這八旗牧場總管有幾個沒有主子的,哪裡是他能做得了主的?

再說,這牧場之弊端,不是一年兩年的事,經年累月下來,虛賬越來越多,就算他有心清除積弊,也無回天之力。

這道理卻是沒地方說去,他只有恭敬著領命,到歸化一帶收購駱駝。

卻是空口白牙,說是攜帑“收購”,不過是留著兵部簽字畫押的印鑑罷了。像駱駝這樣的大牲口,又多集中於各旗蒙古貴族手中。

得了兵部“收購”駱駝的訊息後,他們多是指示牧奴將這些牲口趕到草原深處放牧去了。

可憐殷特布,堂堂從一品大員,在口外奔波半月,吃了不少沙子,這駱駝也沒“收”到幾匹。

聖旨上要求的數量卻是四千匹,要收滿後,在宣化大同餵養,明年春發到軍前的。

殷特布這個時候可是不敢打腫臉充胖子,要是貽誤軍機,數罪併罰的話,前程可就徹底斷送。

於是,他就苦哈哈的要御前求援來了。

聽說曹顒求見,殷特布是不勝歡喜,從駐地親自迎了出來。

曹家聖眷不必說,曹顒又是皇上的親孫女婿,要是能求得曹顒做他的副手,往後“收購”駱駝真出了差池,這處罰也會因曹顒的緣故,有所不同。

再說,曹顒是出了名的理財能手。

當年的“茶童子”,還有現下的“稻香村”,這位和碩額駙本錢卻厚。實是不行,只要將他請來做副手,讓他暫時出銀子,將這任務先完了,也是大善……

殷特布這樣想著,臉上笑意更濃,看著曹顒,彷彿是瞧見金山銀山一般。

曹顒被盯著發毛,執了屬官之禮。

見曹顒不端架子,禮數週全,殷特布忙虛扶一把。道:“又不是在衙門裡,不必多禮。瞧著你比四月裡清減不少,嘖嘖,這往返奔波,卻是辛苦了!”

在衙門時,兩人攏共也沒說過幾次話,這回卻是“熟稔”了不少。

曹顒不是傻子,前後一思量,立時明白殷特布的用意。

面上雖沒什麼,他心裡卻是腹誹不已。

這蒙古的差事,他實是膩煩了,也沒興趣陪著殷特布四處“打白條”去。

雖說這軍馬驛站,是車駕司管轄範圍,但是既是聖命,那就讓殷特布自己頭疼去。

心裡有了主意,曹顒便沒有多留。

未等殷特布開口,他便藉口與十六阿哥有約,告辭離去。

殷特布親自將曹顒送出來,看著他的背影,心裡已經想著怎麼在御前請命……

曹顒這邊終是鬆了口氣,心裡也琢磨著,想個什麼法子,避過被殷特布抓壯丁。

要不然的話,真接了“收購”四千匹駱駝的差事,怕是要在口外待到年底了。

天氣寒冷還不怕,要在再待幾個月,他可是怕回去後,兒子們都不認識他這個爹了。另外,也惦記著母親生產之事。

不管是小兄弟,還是小妹子,多了同胞手足都是好事,他擔心的,是李氏上了年歲,生產不利。

到了十六阿哥的帳篷,卻是隻有趙豐帶著兩個小太監收拾十六阿哥的換季衣服。

如今,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