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8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說得體面,其實不過是滿人擔心坐不穩中原的江山,給自己留的退路罷了。

雖說朝廷有禁令,但是架不住銀子的誘惑,去東北偷採人參的人屢禁不絕。年年都要抓的,但今年抓的這個卻是不同,竟是個大頭。

一次出手的“賊贓”,就是三十石人參。

這個數目,如何能不令人咋舌,而且“賊贓”中轉站還是盛京。因此朝廷甚是重視,刑部兩位尚書、四位侍郎會審此案。

伊都力邊講邊吧唧嘴,看來想起那三十石人參,也甚是眼熱。

曹顒笑著聽了,心裡算著一筆賬,這三十石人參,不是三斤、五斤的,而是數千斤。

曹顒雖說不曉得一輛馬車的運載能力到底是多少,但是想想這個時候的路況,加上車軲轆都是木頭制的,七八百斤也就到頭了。

饒是如此,也得好幾輛馬車,這麼些裝了禁品的馬車如何能透過層層關卡,從寧古塔或者吉林烏拉運到盛京?

敢做這種買賣的,自是跑不了別人,就是京裡的那些個滿洲權貴,旁的人有這個膽子也沒這個便利。

想到此處,曹顒不由感嘆。

不曉得這是不是滿清封山的效果,這野生人參能有這麼大的產量,擱在後世的話,得值多少銀子。

接下來,伊都立說出的訊息,卻是讓曹顒笑不出來了。

這“賣家”至今還沒現身,買家卻是已經讓刑部逮個正著。

這中間接手的江忠安與呂軍翰都是江南寧國府人士,一個在京經商,一個定居蘇州,即是以販賣人參為業。

要是尋常兩個商賈,怎麼會如此自在出入東北禁地?

不曉得是哪個權貴府上的家奴,替主子出面料理罷了。

只是既然呂軍翰定居蘇州,怕是同李家脫不了干係。畢竟,李家在蘇州的界經營多年,雖不能說是一手遮天,但是也差不多了。

要是那邊牽著李家的話,曹顒心下一動,低聲問伊都立道:“是哪位財神爺的買賣?”

伊都立不由詫異,忙問道:“大人也聽說了?”

曹顒笑了兩聲,沒有應答,心裡卻無奈的嘆了口氣。

想到讓曹、李兩家不攪和在一起,怎麼那麼難。李煦那個老狐狸,大張旗鼓的送了十來車年貨,就是給人看到啊……

第531章 人參(下)

曉得了“人參案”後,曹顒原還擔心李家涉及太深,牽連到曹家,回去同父親與莊先生兩人講了。

兩人的反應,卻是大出曹顒意外。

先不說偷採人參的是什麼人,東北駐紮重兵,封山封林,並不像關裡這樣道路縱橫、交通便宜,而是層層關卡。

能在東北販運,要是沒有寧古塔將軍、吉林將軍、奉天將軍等人的庇護,那這幾千斤人參是怎麼運出來的?

東北人參的採摘與販賣,本就是歸內務府管轄,得到的銀錢是要入內庫的。

這就是為什麼御筆親批要嚴查的緣故,這是相當於從皇帝口袋裡掏銀子,實是膽大妄為。

有膽子、有能耐去東北“偷採人參”的,豈是尋常人家?

只是敢如此做的,也絕對不會是一家兩家,要不然早就有人眼紅爆了出來。畢竟從“偷採”到“販運”這其中牽扯的多了,誰有那個本事隻手遮天?

去東北“偷採人參”,是不少王府貝勒府貼補家用的法子之一,說起來並不稀奇。

曹顒聽了,實是無語。

既是眾所周之的事兒,那康熙還鬧這一出做什麼?

還是刑部六位堂官齊審,難道他是想借由子發作宗親王爺?要不就是想透過這個法子,斷了“八爺黨”的財源根?

同樣不解的,還有九阿哥。

這不過兩天功夫,他卻是真有些上火了,心裡也有些忐忑。這次在盛京被收繳的這三十石人參,正是他指示親信太監何玉柱弄的。

不想卻是中了暗算,人參運到盛京後,就出了狀況。

幸好何玉柱精靈,沒有被逮住,脫身回到京城。要不然的話,還能有他的好?

“偷採人參”擱在別人身上是從重判處,落到皇子阿哥身上,雖不能說是死刑,但是這貝子的爵位怕也要保不住。

革爵倒不怕,過兩年事情消了,重新再封也不算難事。

他生母宜妃是後宮說得上話的人,還有個同母兄長是被皇太后撫養大的和碩親王,內援外援都有,不會落成十三阿哥那般的閒散宗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魚崽崽今天也想養霸總

聞聲有無

隨身帶著ipad

絢爛冬季

殿下我只是你的護衛

蝴蝶的出走

男神,過氣不候

卷耳

六零小甜妻

修身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