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8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日之內,若不能逃脫,也是他的死劫……
沒等到到九日,羅瞎子就等到他要等之人。
這是一個生辰八字,請羅瞎子算命數的。
來人算是熟客,數日前曾來過一遭,顯然他曉得羅瞎子的規矩,“同人不二卦”,所以叫同來的一個年輕人出面問卦。
羅瞎子是不睜眼的,自是叫人唸了八字,捏著手指算了半晌,方道:“筆墨。”
來客顯然早已準備,將紙筆預備好,放到羅瞎子右手邊。
羅瞎子提筆,連著寫了好幾張紙,中間還在硯臺中沾了幾回墨,看得來客中的年輕人訝然不已。
等他寫完,來客中老成那個小心將羅瞎子寫的這些收好,連帶著筆墨紙硯,也都裝到包袱中,道:“羅神仙,我已在桂香村交了銀子,稍後就有人送餑餑過來。”
羅瞎子並不吱聲,微微點頭,算是作答。
等到來客出門,外頭已經有藍布馬車候著。等到兩人鑽進馬車,那年輕人終是忍不住,低聲問道:“親爺爺,您平素不是最不喜歡‘桂香村’、‘耦花村’什麼的麼?”
除了御膳房的餑餑,宮外的餑餑,宮中內侍最推崇的就是稻香村的南點。
只是宮廷門禁森嚴,這外食是大忌。他們這些內侍,也只有在出宮後,才能吃上幾塊。至於後來的鋪子,他們看來都不正宗。
“孫兒,話多了……”那老成的人,低聲說道。
馬車中,立時安靜……
轉眼,到了三月十八,萬壽節。
因正月初六已經辦了“千叟宴”,這萬壽節就顯得冷清許多。加上從三月十六開始,禮部祈雨,京城停止宰牲三日,市井上都沉寂許多。
雖說康熙下令,停止宴筵,但是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還是起了個大早,前往暢春園恭賀聖壽。
康熙升殿,接受百官恭賀後,就散了朝。
曹顒則是頭一次見到新升任的四川布政使戴鐸,傳說中這一位就是四阿哥心腹謀臣,後世二月河小說中塢思道的原型人物。
只是若是這位老兄真這麼重要,四阿哥為何不將他留在身邊,反而外放?
他哥哥為王府屬官,倒是時常拋頭露面。
在曹顒料想中,戴鐸既為謀臣,那就當是諸葛亮、劉伯溫那樣的人物,沒想到見到人,感觀卻是大不相同。
戴鐸沒有端著高深莫測的架子,談吞文雅,偶爾帶了書生意氣,若不知早知他身份,更像是個學問高深的翰林。
他找曹顒,是為了四川司賬目而來,不過是為自己這一任做準備。
他是雍王府舊人,待人自有一番手段,沒有年羹堯的倨傲,說話之間使人如沐春風。
原本以戴鐸與四阿哥的關係,他就算不打點戶部,也不會有人挑他什麼;但是他這幾千兩銀子一撒,卻是賣了好,還襯著年羹堯不會辦事。
那些打點的銀子,曹顒沒留,都讓四川司郎中安排了。孝敬堂官的,分給司官的,都是按照戶部約定俗成的規矩辦事。
他的心裡,對這位戴鐸好奇到極點,但是顧忌頗深,也就遠觀。
陝川總督是年羹堯不說,還將這位雍王府舊人調任到四川,就在三月十二幸王園後,想必三阿哥、十四阿哥幾個要酸死了。
沒想到,數日後,三阿哥、十四阿哥還沒什麼動靜,康熙聖駕再次幸王園。
這一次,曹顒沒有趕上。
聽說雍親王府弘曆阿哥舞劍,得了皇上的聖贊,而後攜這個孫子返回暢春園,而後有旨意下,弘曆養育宮中,入上書房。
聽到這個訊息的十六阿哥並不意外,他正同幾位內務府總管安排四月聖駕出京之事。今年隨扈的名單,比去年更多,這一路的車馬供應都不是玩的。
只是,沒想到這弘曆不是交由他親祖母德妃娘娘教養,而是由和妃教養。
在後宮嬪妃中,和妃算是年輕的,比王嬪還要小几歲,今年不過四十來歲。對於這位妃母,十六阿哥只見過一遭,還是康熙五十七年,和妃由和嬪冊妃時。
早年這和妃寵愛一般,壓根無法同王嬪相比,只是因出身滿洲大姓,名位一直比王嬪高。
直到近幾年,後宮鮮少再添新人,其他寵妃相繼老去,這和妃才寵愛漸深。
原因無他,只因這和妃面相特別年輕,四十來歲看著還跟二十許人。
既有年輕女子的美貌,身上又沉澱了中年婦人的溫婉,自是合了康熙的胃口。
雖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