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4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倒是老實的閉了嘴,聽著十三阿哥與曹顒說了會兒閒話。

等到曹顒起身告辭,伊都立也乖乖的跟著出來。

“孚若,方才對不住。”上馬前,他帶著幾分羞愧,對曹顒說道。

曹顒擺擺手,道:“無礙,大人又不是故意的,不必放在心上。”

伊都立仔細看他兩眼,見他沒有責怪之意,也就放下不自在,說起內務府衙門中聽到的各種趣事。

過了西單牌樓,兩人各自歸家。

曹顒的神色平平,心中卻是鬱悶難擋。

從十三阿哥問及恒生那刻,他就有不好的預感,要失去那個兒子了。即便恒生還養在曹府,他的未來也不再是他自己或者曹家能決定的。

這種感覺,很不好。

就像當年的曹顒,身為曹家嫡子,身不由己的上京,一步一步走向名利場。

他本想以一己之力,庇護自己這幾個子女安樂無憂。

進了大門,曹顒就聽到孩子的嬉笑聲。

轉過影壁,曹顒就見天佑他們幾個小傢伙,手中拿著鞭子,在青石板上打陀螺。

見曹顒進來,孩子們忙停了玩耍,趨步上前請安。

“怎麼在這裡耍?”這句話曹顒是問孩子中最年長的天佑的,平素孩子都在校場玩耍,那邊是從城外拉的黃土鋪地,就算跌倒,也沒有這青石板的疼。

“回父親的話,那邊不平整。”天佑小聲回道。

今天已經初九,過了十五孩子們都要上學,也不能玩幾天了,曹顒就沒囉嗦什麼,只是吩咐道:“慢些跑,小心跌倒。”

孩子們老實應了,曹顒就進了內宅。

回了梧桐苑,初瑜在屋子裡,一邊服侍曹顒更衣,一邊道:“額駙,老太太先頭打發人過來,叫額駙回來後過去一趟。”

“母親說了何事沒有?”曹顒問道。

“許是關於舅太爺那邊的,今兒舅太爺打發人過來,好像是定下了歸期。”初瑜道。

曹顒點點頭,讓初瑜好生歇著,他自己個兒去了蘭院。

蘭院上房裡,曹元家的也在,見曹顒來了,帶著個小丫頭侍立在一邊。

有外人在,曹顒也不著急說話,給李氏請安後,挨著炕邊尋了把椅子坐下。

李氏轉過頭,吩咐曹元家的道:“這門親事是太太保媒,你也當去謝謝大太太。”

“老太太說的是,奴婢這就去給太太磕頭。”曹元家的俯身道。

李氏笑著點點頭,又道:“這個小丫頭看著不錯,即是你孝心,我就收了。至於你那兩個孫子,明兒也抽空叫太太瞧瞧。”

曹元家的聽了,滿臉堆笑,再三感恩的下去。

她身後那小丫頭,十二、三的年紀,是個美人坯子,眉眼之間,卻是不俗。

李氏吩咐丫鬟帶她下去安置,隨後才對曹顒道:“是為她三小子娶媳婦的事兒來的。年前媳婦給配的,是天佑身邊的核桃。還有她兩個孫子,也惦記當差呢,”

這曹元三子,就是小滿的堂弟,曹顒身邊的長隨驚蟄。

這門親事,明面上是初瑜做主,實際上是烏恩幫著做的媒。核桃與驚蟄在烏恩家碰到到兩次,算是認識。

“走關係走到母親這裡了?”曹顒說著,有些不快。

李氏道:“天佑、恒生要出府讀書,她們自是盼著自己兒孫能給兩位小主子做書童。你同媳婦這兩日抽空功夫,挑幾個人出來。既要忠心,曉得護主,還要老實,省得將好好的孩子都拐帶壞了。”

曹顒沒有再說什麼,李氏想起叫兒子來的緣故,帶著幾分期待道:“你大舅打發人來,說是定下日子,十六出京。你看,是不是預備兩桌席面,給你舅舅踐行?”

對於李家,李氏委實難以割捨,但是又不願惹兒子不快,這言談之中,就帶了幾分小心翼翼。

曹顒想了想,道:“說起請舅舅來吃飯,十五那日正好。不過,偏生那日宮裡有賜宴。明日我過去瞧瞧,看看舅舅十三、十四是否有閒暇,過來吃頓便飯。”

李氏見曹顒應了,紅了眼圈道:“不是給我兒找麻煩,只是你舅舅七十多了,往後還不知何時能進京……”

她與李煦名為兄妹,但是因年歲相差了二十來年,她心中將堂兄當成長輩敬的。

曹顒沒有多說什麼,在外人面前避了嫌疑就好,要是真讓李氏割捨李家,她也狠不下心。

不過,現下李家還風光,就狠不下心,那以後李家敗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