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7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斷不會冤枉了他。
寧春身為嫡子,在他父親進京前,八方周旋,真要問罪,也斷不了干係。
要說不冤,他們死的不明不白,沒有經過刑部與大理寺稽核定罪,就莫名其妙的“畏罪自盡”。
要是真糾起來。這大清官場貪墨的官員還少了?
尤其像寧春父親這樣,背後有主子的,就是被主子撒出去撈錢的。有幾個真正被問罪,還殃及子孫的?
就算寧春父親當死,寧春也不當死,如何不冤?
“雖說他們是受奪嫡風波牽連,才鋃鐺入獄,但是貪墨的罪名,卻不是空穴來風。”曹顒斟酌著,說道。
出仕這些年,曹顒親眼看著這官場的糜爛。對於吏治腐敗感觸頗深。所以,在教養幾個孩子時,他就讓他們明白,舒適的生活不需要奢華。而且,在銀錢花費上,從他們入學後,就讓他們自己記錄收支賬冊。
曹顒到戶部任職後,接觸的地方物價的公文很多。他時常挑些來,講給孩子們,讓他們知道百姓生計。
說句實在話,左住、左成兄弟兩個比天佑與恒生還要富有。他們兩人名下的土地、房產,足以保證他們一輩子富裕生活。
曹顒的教導,並不是讓他們想方設法去賺錢,而是讓他們不要受金錢誘惑,不被金錢左右。
因此,這小哥倆聽了曹顒肯定的答覆後,都變了臉色。
他們素未謀面的父親,竟是個貪官。
雖說的自古以來,子不言父過,但是這個打擊也使得小哥倆發懵。
在他們心中,父親既是與義父為友,定也是高山仰止,不流凡俗的人物,誰會想到,竟是與祖父同流合汙的貪官。
一時之間,他們都熄了聲。
曹顒見他們如此,道:“等你們大了,就會曉得,什麼叫‘身不由己’。你們祖父在江南任職時,你們父親不過十來歲,哪裡是能說的上話的?就是你們祖父,貪墨雖不該,但也不是十惡不赦的罪人。”
聽曹顒給寧氏父子說好話,左住側過臉,嘟囔道:“為人立世,總要講究操守。為官者,不是當上報君恩、下撫百姓麼?既起貪念。上負君恩,下愧百姓地方,已是……”
到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