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2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力也顯了,你們父親不耐煩那些烏七八糟的,就將買賣收了。他選擇出洋,除了想要見見世面,也是對家人心灰意冷,想要出去散散心……”
這些事情,文傑、文志也都影影綽綽的知道些,只是沒有這麼詳細。
現下聽曹顒說起這些,兄弟兩個心裡不無憤慨。
他們不是心疼那些被長輩們霸佔的銀子,而是想著被親戚逼迫出洋的父親。
一口氣說了這些,曹顒有些口乾,吃了半碗茶,接著說道:“我早對你們說過,你們父親出洋之前,曾進京一趟,在我這裡留了一些銀子……不過是怕你們將來有什麼委屈,兩手準備……前些年見你們大伯護不住你們,讓你們在江寧受委屈,我實在看不過眼,打發人接你們進京。你們大伯拿了兩萬兩銀子,在京城給你們置產,我心中也曾有埋怨,覺得他不應該如此。即便江寧魏家舊產五房均分,你們兄弟也不該只得這一點家產。更不要說,魏家在江寧的產業,有不少是用你們父親賺的銀子添置的……”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道:“直到今年,我才曉得,自己是小人之心了。”
聽到曹顒話中轉折之意,文傑與文志都不解的望過來。
曹顒嘆了口氣,將在江寧見魏仁的事與那三十萬兩股銀之事說了。
“三十萬兩?”文志詫異出聲,驚得合不攏嘴。
文傑眼神晦暗難明,袖子裡的拳頭攥得死死的……
第1285章 君子之腹
直到出了曹府大門,魏文傑的神情都有些恍惚。
大伯給他們兄弟留了三十萬兩,分為三份也是每人十萬兩。
三十萬兩十萬兩。
在這之前,他大伯留下的銀子,加上曹顒這裡分給他們兄弟的,攏共加起來,也沒有超過十萬兩銀子。
現下,他們兄弟三人每人的身價就增了十萬兩。
七品知縣的年俸才四十五兩,十萬兩就是二千年知縣俸祿。
這兩年朝廷銀庫富足,沒有對外捐官,可權貴子弟花些銀子,買個前程還是有的。
魏文傑有候缺沒候到的同年抱怨,說實在候不上缺,還不如找個中人買缺。實缺知縣,二千多兩銀子;實缺知府,萬兩;想要道臺的話,就要將近兩萬兩了。
當然,這種買缺,也不是誰都能買的,除了銀子,關鍵還是背後要有人。
十萬兩銀子,五十個實缺知縣,十個知府,五個道臺。
魏文傑只覺得心裡跟長草了似的,鬧心得不行。
倒是魏文志,向來不在銀錢上留意,除了最初的歡喜震驚外,就生出濃濃愧疚,長吁了口氣,道:“大哥,看來咱們誤會了大伯。早年不知道這些,後背沒少說大伯不是,就是當面也沒有那麼恭敬。沒想到大伯大人有大量,不同咱們計較,還這般為咱們籌劃。”
聽弟弟這麼說,魏文傑只覺得心裡的火苗“騰”的一下燃氣:“哼,你糊塗了?別忘了,那些銀子,是父親留下的,大伯不過是代管。如今完璧歸趙不是正應當嗎?更不要說,誰都曉得,這根本不是‘完璧’,江寧魏家近二十年,新增了上千頃地,誰不曉得?那些地,是怎麼來的?”
魏文志被說的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兒才嚥下一口吐沫道:“父母在不分家,兒女無私財……早年父親還沒同大伯分家,這銀子歸到公中也說得過去……”
雖說魏文志也曉得,大伯給他們兄弟留下的三十萬兩銀子不會是父親的全部身家,可是多少也能體恤。
大伯只是尋常人,再念兄弟的好,再憐惜侄子們,也不可能越過自己親骨肉去。再說,那些地,不都是大伯置的,早年魏家家主是祖父。
而且,三十萬兩銀子,如何來說也不是小數了。
父親當年在廣州做生意,畢竟不是東家,是掌櫃身份,能積攢下多少銀子?
大伯這三十萬兩銀子,是誰都不曉得的。即便不留給他們兄弟,又有誰知道?
財帛動人心,連他只是聽說了三十萬兩銀子,腦子都充血半天,如墜夢中一般,更不要說掌控在手中。
不管大伯之前對他們到底如此,能這樣選擇,也堪為君子了。
魏文志正想著,就聽魏文傑咬牙道:“魏家在江寧有一萬多頃地,即便五房均分,每房也有二千多頃,價值百萬兩銀錢。如今你我都已經成家立業,大伯可有分產之意?用父親留下的銀子打發我們,還做出恩義嘴臉,真令人作嘔。”
魏文志聽著這話不對勁,道:“魏家並非只有族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