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9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裡恨恨,曹顒面上卻恭恭敬敬的將自己同王魯生的交往簡單說了,從康熙四十九年養珠方子拍賣說起,到山東“燒鍋之亂”時王家叔侄的相幫,到內務府招投標,王家中標,掛名內務府。
樣子要坦然,情節也要磊落,像揚州望鳳山莊“救命之恩”那樣影響和諧的部分,就略過不提。而像王魯生使人報信,暗中照顧曹顒之事,也要重點提上兩句。
不得不說,曹顒那張貌似老實的臉,還是很有一定欺騙性的。
即便是多疑的帝王,也放下心中那點不快,點了點頭,道:“如此看來,這個王魯生倒是個曉得忠義之人。只是商賈賤業,縱然是舊識,也當記得尊卑,不可失了規矩。”
曹顒這邊,甚是“恭敬”的接受其教誨。
十三阿哥坐在一邊,卻如同墜了冰窖一般。“商賈賤業”,這四個字,說的是自己麼?
實在不怨他多心,這些年杯弓蛇影下來,他對皇父雖不失敬愛之心,但也添了幾分畏懼。
曾經寵愛無加的皇子,被冷落多年,斥責數遭,再無昔日自信。
康熙此時,已經順了心氣。
凡事就要看怎麼想,若是中標的王魯生,背後站著宗室諸王,他就會琢磨,是不是別人算計自己的銀子;這站著的是曹顒同十三阿哥府,他的想法就換了。
曹顒是誰,是十六阿哥的好友至交,是內務府銀行的幕後創辦者。就算王魯生真是他拉來的,那目的肯定同十三阿哥一般,想要幫襯銀行一把。
至於十三阿哥用全部積蓄拍下那八萬兩銀子的粗布,康熙雖感念兒子的這份孝心,卻不贊同他這般做。
十三阿哥為人子,想要盡孝心;康熙為人父,也不願兒子過得艱難。
只是瞧著十三阿哥魂不守舍的模樣,康熙心中嘆息一聲,一個字兒也不忍多說。他不說話,其他人也不敢先開口,屋子裡一片緘默。
這時,就聽門外傳來腳步聲,隨後,有人隔著簾子問道:“十六爺可在?奴才崔華求見。”
包間裡眾人,都望向十六阿哥。
十六阿哥起身,對康熙道:“皇阿瑪,此人是內務府郎中崔華,現下專門負責銀行事務,該是為今兒拍賣之事有事尋兒臣。”
康熙點點頭,道:“既是有事,就去忙,朕也該回宮了。”說完,從座位上起身。
十三阿哥同十七阿哥都跟著起身,除了十三阿哥,眾人心中都跟著鬆了一口氣。
弘皙望向十三阿哥的目光,眼神有些複雜。當年一廢太子時,他已經十四、五歲。
他記得清楚,這個十三叔向來得皇瑪法寵愛。雖說少年喪母,後宮沒有依靠,但是一直被皇瑪法帶著跟前,親自教導。
就是自己那個貴為太子的父親,對這個弟弟受寵也頗有微詞。
不過,因十三叔同那個冷麵四叔一般,都黨附父親。是眾所周知的“太子黨”,所以父親不滿是不滿,表面上對這個弟弟還算照顧。
十三阿哥因何獲罪,被冷落十來年,外界一直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十三阿哥受廢太子牽連,被遷怒到這個的步;一種說法是,十三阿哥並不安分,當年諸子奪嫡時,他也參合一腳,冒太子之名調兵,逼得康熙不得不廢太子。
不管那種說法,都離開不廢太子。
弘皙對這個叔叔的觀感,就有些複雜,沒有愧疚,反而有些怨恨。不為旁的,就為他還能自由自在,還能以“為人子”自居。
對於他同曹顒交好什麼的,弘皙不會承認自己心胸狹窄,因這個遷怒十三阿哥。
今兒這番“巧遇”,讓弘皙警醒。
誰不知道,十六阿哥、十七阿哥同曹顒關係好,同十三阿哥也向來親近。“安排”這一出,為了什麼?
看到皇瑪法並沒有對十三阿哥另眼相待的模樣,他才算鬆了口氣。
世上有些人就是如此,自己倒黴,走背字,也不願旁人運氣好。
弘皙這邊才鬆了口氣,康熙已經走到門口,停住了腳步。
他慢慢轉過身來,看向十三阿哥,淡淡的問道:“弘暾今年幾歲了?”
“弘暾?”十三阿哥聽著這熟悉的名字,竟有些恍惚,眼睛直直的。直到身後十七阿哥低聲提醒,他才醒過神來,反應到這是嫡長子的名字。
“回……回皇阿瑪的話,弘暾今年十歲……”十三阿哥低著頭,聽到自己的聲音在屋子裡迴盪。
十歲?康熙眼神一暗,眼角正好掃到弘皙同弘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