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7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這些人湊趣,曹顒這個孝子就忙了好幾日。

直到祭日這天,早早的帶了兄弟子侄,出城祭拜,耳根子才算清淨下來。

除了曹顒去曹寅墓地主祭,曹府祠堂裡也焚香,擺了三牲為供。

曹佳氏、曹潁、曹頤三位出嫁的姑奶奶,也回孃家祭拜。

李氏原有些傷懷,被兩個女兒勸解的,也漸漸展眉。

曹佳氏想起一事兒,道:“太太,弟弟既已做了家主,是不是府中下人也該改口了,怎麼聽著還‘大爺’、‘大爺’的?”

李氏道:“前年管家便要帶著人改口,你兄弟聽不慣,叫先按早先的叫著,出了孝再說。”

原本曹寅病故,曹顒為家主,下人應該稱他“老爺”,李氏這邊就要喚作“老太太”,初瑜則是由掌家奶奶升格為當家太太。

只是曹顒聽著不自在,總覺得聽到“老爺”叫的是父親,便叫眾人延遲改口。曹佳氏說的,就是此事。

曹潁在旁聽了,道:“顒弟早先瞅著向來比別人少興,這兩年倒是顯得穩重了。”

“這日子過得真快,還記得弟弟小時候裝大人說話的模樣,轉眼他都成了老爺了。都是一晃眼的事兒,等過幾年孩子們娶親生子,這日子過得就更快。”曹佳氏想起上次去宮裡請安,十四福晉說的,給福彭添身邊人的話,只覺得自己都要老了。

因她們在,李氏顧不得感懷,說著家常裡短,不知不覺過了一日……

祭祀過後沒幾日,曹顒收到十六阿哥的信。

他已經在御前探了準信,曹顒孝滿起復已經成定局,只是什麼官職,康熙還沒有發話。信中,還問及十三阿哥那一庫房的白布之事。

曹顒早已同十三阿哥打了招呼,要安排人將這批布運往廣州。

只是距離太遠,交通不便,曹顒就將主意,打到內務府的貨船上。這個,就得等十六阿哥回京後才能安排。

若是用了內務府的船,就可以從天津衛走海路去廣州,比陸路省事不少。

左右是為皇家盡力,使喚內務府也算是兩相宜。

廣州的生意,曹顒並不想欺瞞世人。他現下的身份,雖不算高,但是距離權利中樞近。若是遮遮掩掩的,反而容易讓人借題發揮。

尤其下任帝王,還是個愛猜疑的,曹顒自不會留下後患。

李氏除了悼念亡夫外,就是惦記李誠的病情,直到聽說病情漸好了,才慢慢放下心來。雖說她聽了兒子的話,沒有同孃家往來過密,但是人心肉長,到底念著幾分骨肉之情,不是說割捨就割捨的。

眼瞅著天氣漸涼,曹顒開始懷念昌平的溫泉莊子。

他跑了一趟廣州,奔波數月,回到京城,又忙了料理各項雜事,實有些乏了。

剛好李誠大病初癒,過來給李氏請安。

李氏見侄孫子病了一個月,人已經瘦脫了形。實是不忍心,就跟曹顒商議,帶著李家兄弟一道前往湯泉。

曹顒忌憚李家,但也不是鐵石心腸的人,去遷怒一個病孩子,就順了母親的心意。

於是,他打發吳盛帶人去昌平莊子,提前將火炕什麼的都燒起來。屋子空了一年,去了潮氣才好住人。

等到出行之日,李氏又叫上曹潁母子,十幾輛馬車,浩浩蕩蕩的出城而去。

原也請了兆佳氏的,但是曹鉅�縛跡��判牟幌攏�兔揮型�小�

因為孩子們都去,鄭燮一家也隨著去的。

到了昌平莊子,連李氏都有些愛上這清淨日子。

雖說這一年不在,但是曹顒早吩咐下邊人好心照看那幾處田地。如今莊稼都收了,只有菜地裡,還有耐寒的大白菜,沒有收完。

李語、李誠兄弟,是頭一次同曹家人這麼近。

李語不讀書,整日裡除了給李氏、曹顒請安外,就是看顧弟弟調理的藥,日子過得甚是悠閒。

李誠則是常在李氏屋裡,陪著李氏說話,或者同天佑他們一起下棋什麼的。他久病體虛,怕寒怕冷,所以鮮少出屋子外頭耍。

他本年歲不大,同孩子們攪在一處,漸漸的也帶了幾分孩氣。

李氏怕李誠待著悶,跟兒子商量,想讓李誠同天佑他們一起在曹家家學讀書。現下,孫禮、孫初兄弟兩個也在家學讀書。

對於李誠,曹顒始終有些不放心,不願孩子們同他交往過深,便道:“母親,還是算了。李誠今年下場,差點舉人功名就到手,不比天佑他們,還在蒙學。讓他拜在鄭燮門下,實在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方神第二部

莫再講

宰下不約

冰靈龍果

夢幻西遊:壕壕壕壕壕壕壕壕壕壕

請你吃一發風雲變色

黑淵

車水馬龍01

超級法寶合器

津股巡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