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3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在,想來也早該娶妻生子……”說到最後,彷彿陷入回憶中。
“四伯母……”初瑜知道勸什麼都是虛的,就不再說話,陪著四福晉緘默。
四福晉只覺得胸口鈍鈍的,長吁了口氣,神情已經恢復如初,笑道:“瞧我竟扯這些沒用的,天色不早了,還是先趕路。”
這會兒功夫,已經有幾個婆子抱了錦墊等物,將馱轎收拾妥當。
四福晉想了想,沒有從王府僕從這邊挑人,而是傳了吳盛,說了初瑜有喜之事,叫他從曹家僕從中挑幾個行路穩健的抬轎。
吳盛早就候著,聽了這個訊息,真是又驚又喜。
驚得是,山路顛簸,差點沒出事兒;喜的是府裡要添丁,真是天大的好事。
最後,初瑜上了馱轎。曹府兩個健僕抬著,旁邊還有幾個婆子媳婦驅步相隨,護著左右。
吳盛又挑了六人,兩人一組,與前面這兩人換手,小心翼翼,總算繞過這段山路,回到官道上。
見初瑜並無異樣,眾人皆鬆了口氣,四福晉趕緊叫人停了馬車,將初瑜接回到馬車上。
行到懷柔,眾人進了驛站。
驛丞聽說是親王福晉回京,的少不得殷勤一番,安排了獨院上房。
雖說剩下的官道是近兩年修繕的,平坦得很,但是四福晉有所顧及,也不敢再像先前那般趕路。
懷柔到京城八十里,一行人又行了三日,才平平安安的到了京城。
四福晉原想親自送初瑜回府,但是初瑜怎好託大,加上也知道四福晉府中有事兒才回來的,便道謝一番,請四福晉先回王府。
四福晉見初瑜氣色頗佳,並無不適之處,才與她分開,各自歸去。
等初瑜乘坐馬車,到了二門外,李氏已經得了訊息,使丫鬟繡鴿帶著兩個小丫頭到二門外相迎。
看著樂春、樂秋小心翼翼的扶初瑜下馬車,繡鴿雖覺得奇怪,還是上前一步,笑著說道:“給太太請安,老太太得了訊息,正巴巴的等著呢。”
初瑜點點頭,放開樂春、樂秋的胳膊,進了二門。
蘭院上房中,李氏算了算日子,自言自語道:“怎麼這麼早就回了……要是再熬幾個月,保不齊就有了……”
她記得清楚,丈夫生前曾專門交代過,子孫凋零是家族興盛大忌,要是兒子三十歲還不添丁,就叫她勸媳婦給曹顒納妾。
兒子今年二十八了,她不願做個逼媳納妾的惡婆婆,自是盼著添個嫡孫。
見了媳婦進來,李氏少不得抱怨兩句,道:“你這孩子,怎麼不聽話?不是叫你在熱河帶著,同天佑他老子一塊兒回來麼?”
“老爺隨扈行圍去了,要九月能轉回熱河,帶家眷不便宜,又不放心老太太同孩子們,叫打發媳婦先回京。”初瑜柔聲回道。
李氏掃了眼初瑜的肚子,不無惋惜的嘆了口氣,道:“折騰一趟,才待了兩個月。”
初瑜遲疑了一下,說了自己有身孕之事。
這兩日來,她也一直後怕,這般趕路,若是有了閃失,她也沒臉見婆婆與丈夫交代。畢竟,孕期前三個月,多要靜養的。
李氏聽了這個好訊息,卻顧不得責怪媳婦粗心,已經是帶了幾分激動,道:“有了,真有了?祖宗保佑,我這就去告訴老爺……”
走到門口,她才止住腳步,看著初瑜道:“你才回來,定也乏了,快回去歇著。”說著,又道:“看我毛毛躁躁的,這樣的喜事,當挑個好日子,咱們一塊兒去祠堂告訴老爺才是。”
初瑜道:“媳婦不累,昨兒在城外已經歇了,還是先去芍院給外祖母請了安,再回去。”
李氏見她並無異處,點點頭,道:“我同你一塊去,也叫你外祖母歡喜歡喜。”
芍院中,高太君正在撿佛豆。
聽說外孫媳婦回來,還有了身孕,她倒是沒有說什麼掃興的話,只留初瑜說了兩句話,就打發她早點回去歇著。
初瑜沒看到香玉,有些不放心,隨口問了一句。她記得清楚,丈夫對李家這位表侄女防範甚嚴,生怕她同自家男孩玩兒在一處。
聽說在張嬤嬤處學針線,初瑜才安心,別了兩位長輩,回梧桐苑了……
塞外,西拉諾海,聖駕行在。
今日,幾位蒙古王公來朝,駐地一片熱鬧。
要賜宴,還要安排各種賞賜,十六阿哥帶著內務府眾人與理藩院的司官,忙成一團。
曹顒眼下,算不得清閒,但是日子也不算好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