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7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顒掏出懷錶,瞅了一眼,已經是辰正(早上八點)。
這會兒功夫,曹方帶著幾個老成管事,帶著長生、天佑、恒生同左住、左成出來。
眾人中,除了長生,其他人都已經懂事,垂著小手,給曹顒同曹頌兄弟見過。長生四虛歲,正是混混沌沌的年紀,一把拉了曹顒的孝衣,小嘴一咧,就是要哭的模樣。
曹顒低下身子,將長生抱起,問道:“你嫂子們昨兒教的,可還記得?”
長生摟住曹顒的脖子,點了點腦袋瓜子,嘴裡“嗯”了一聲。
送了送葬的來客,曹家幾個出嫁的女兒都在這邊。沒等曹顒使人去催,她們簇擁著李氏同兆佳氏自內院出來。
曹元到曹顒身邊低聲稟道:“大爺,該到孝子跪靈的時候了。”
曹顒點點頭,抱著長生,帶著一行人來到靈棚。
來送行的親友們,也都彙集於此。
靈前,擺著滿滿的兩桌子祭菜。曹顒雙手捧罐,跪在祭席前。從出嫁女開始,而後是外姓親戚,而後是媳婦、侄女、侄媳婦、孫子、侄子、次子,每人夾三筷子,擱在罐裡。而後,由曹顒這個長子夾了最後三筷子,然後裝入七個小水餃,用一個蘋果將罐子一堵。
上面擺了個燒餅後,再蒙上紅綢綁好,就算是裝好了罐子。
辭靈完畢,就到了起扛的時辰。
接下來,少不得又是摔盆、捧幡這些,折騰了一番,靈柩才從曹府門口起行。因衚衕狹窄,所以正式起扛是在鼓樓西大街。
從起扛開始,就有扛夫開始喊“加錢”。
“本家大姑奶奶賞錢五十吊!”
“本家二姑奶奶賞錢二十吊!”
“……”
從鼓樓西大街開始,就是各府的路祭棚子。
曹顒幾乎是一路步行,一路磕下來。
過了幾家路祭棚子後,曹顒還受得住,幾個小的已經受不住。曹顒使人將捧著靈牌的長生送到李氏馬車,又使曹頌將左成、左住兩個送到靜惠的馬車上。
天佑是長孫,得一路跟著。恒生見父親與哥哥都在,說什麼也不肯同左成兄弟上馬車,也留了下來。
前面的祭棚裡,幾個熟悉的人影,正是十三阿哥、十六阿哥同十七阿哥三人。
十六阿哥同十七阿哥沒有分府,不好單獨路祭,就到十三阿哥的棚子這邊同祭。
十三阿哥祭酒,十六阿哥、十七阿哥上香。曹顒帶著兄弟與兒子們跪謝,按理,等十三阿哥他們拜祭完畢,曹顒還要哭幾嗓子,已示哀痛之意。
不用司儀喊話,曹顒已經是淚落滿襟。
直至此時,他才越發真切的察覺到,自己頭上那片天沒有了,往後再也沒有人為他遮風避雨。
別人家的路祭棚子,主人拜祭完畢,都是跪送靈柩。十三阿哥幾人是皇子,同曹寅尊卑有別,因此,只有十六阿哥跪了,十三阿哥同十七阿哥兩個躬身相送。
十三阿哥府的路祭棚子過了沒幾家,就是雍親王府的路祭棚子。
祭棚裡,除了素服的四阿哥,還有兩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一個曹顒見過,是雍親王府的三阿哥弘時,一個卻是眼生。
“他是本王的內侄年熙,今日隨本王來送忠正公一程。”四阿哥淡淡的說道。
曹顒雖沒見過年熙,卻是久仰大名,曉得他是年羹堯的長子,納蘭容若的外孫,十二歲中舉人。因身子不好,一直療養,今年才捐官入仕。
年羹堯十月裡已經升了四川總督,軍政一手抓。這次西征,制定的路線中,有兩條就是取道四川進藏的。
年羹堯的發跡,就是眼前。
看著送殯的隊伍到了,四阿哥還是那番肅穆模樣,將路祭這一出重新演繹了一番。
四阿哥主祭,弘時同年熙陪祭。曹顒率領眾孝屬跪拜謝禮。
隊伍繼續向前,此類的拜祭就不斷重複。
從鼓樓大街到阜成門,隊伍走了兩個時辰。到了阜成門,不少送行的姻親故舊止步城門外,曹顒才翻身上馬,跟著送殯的隊伍往城西二十里外三家窩子墓地……
城裡各處路祭棚子,都已經撤下。
四阿哥忙著戶部差事,直接去了外頭的素服,露出裡面的蟒袍來,吩咐了弘時同年熙兩句,騎馬往戶部去了。
弘時騎馬,同年熙一道回雍親王府。
一路上,就見地上白花花的都是紙錢,有各處路祭留下的痕跡。
“嘖嘖,不過是個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