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1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已經後悔,要是上輩子學的是農科的話,是不是也能研究研究雜交水稻,改良改良苞谷種子什麼的。
權當是自學成才了,左右他現下也沒有旁的事情操心。
這不,這日他又踱步到田地前,看著已經結穗的苞谷,想著畝產能達到多少。
根據家中幾個莊子的記錄,京郊的幾塊地,一等一的良田能產麥子兩石,就是兩百四十斤。
後世的苞谷,可是遍及全國的農作物。曹顒還記得清楚,自己去西北的同學家,吃的就是苞谷同土豆。
曹顒正想著,就聽到嘰嘰喳喳的聲音,是任季勇帶著幾個孩子過來。
“大爺也在……”任季勇躬身見過,天佑等人也都給乖乖的父親請安。
“怎麼沒在校場?”曹顒隨口問道。
任季勇不好意思的抓抓後腦勺,道:“方才同幾個小爺提起在山東燒豆子吃的事兒,引得幾位小爺好奇,都說想要嚐嚐。”
對於眼前這片田園菜地,待遇各不相同。
菜地那邊,府中廚房使人料理,想吃什麼可隨意採摘;田地這邊,則是曹顒的寶貝,由幾個熟悉農耕的佃戶侍弄,旁人誰也不許碰。
“惦記吃豆子成,可不許惦記這邊的苞谷同土豆。”曹顒笑著對天佑幾個說道。
幾個小傢伙使勁的點頭,曹顒看了眼已經抽纓的苞谷棒子,對任季勇道:“青苞谷也能吃了,使人到莊子邊的佃戶家掰些來,除了給孩子們烤著吃,晚上廚房也能煮些。對了,別忘了預備幾串錢,不好白拿。”
任季勇點頭應了,使了個小廝,安排出莊子掰苞谷。
孩子們興致高,曹顒也跟著湊熱鬧,在園子邊的空地上,看著任季勇燒豆莢。
這邊的豆子還沒燒好,那邊去尋苞谷的小廝已經回來,後邊還跟著兩個抬著筐的佃戶。柳條編的粗筐裡,滿滿一筐青苞谷棒子。
先是小廝上前來回話,這兩個人是曹家的佃戶,父子二人,田地就在曹家莊子附近。
聽說莊子裡要青苞谷,他們就掰了一筐,說什麼也不肯收錢。說是這些年,受曹家恩惠太多,這個青苞谷權當小孝敬。
曹顒聽了,見那父子二人拘謹的站在那裡,上前幾步道:“勞煩你們了,只是農耕辛苦,總不好白要你們的,還是收下銀錢,要不然也不好留下這些青苞谷。”
那父子二人,父親的四十來歲,兒子的只有十五、六。
見曹顒過來,那漢子不知該如何稱呼,猶豫了一下,道:“這位爺,小人可不敢喪了良心。雖說在曹家為佃不到十年,但是這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天旱的時候,曹家給挖井;天澇了,太太、奶奶們就減免租子。小人種了半輩子的,換過幾個東家,都沒遇到過這樣的慈善人兒。如今,東家想要吃上幾個棒子,讓小人家趕上,也是小人家的體面。”
那漢子說的是實在話,但是曹顒也不好意思白白的佔人便宜,便道:“老哥家就在莊子邊麼?佃了多少畝地?家裡幾個勞力,去年的收成如何?”
提及莊稼,那漢子的拘謹減了不少,道:“佃了三十畝地,帶著兩個兒子種,去年雖旱些,可是有水井,也算九成收成。攢了幾兩銀子,這個月就要給老大娶媳婦。若是爺得空,還請爺們過去吃喜酒。”
曹顒聽了,喚來小廝,低聲吩咐兩句。
隨後,曹顒又問向著漢子問起,種的都是什麼莊稼,其中苞谷種了幾畝,每畝大概多少收成。
這漢子見曹顒對農活有興致,一一答了,還專程提了提,月初收割的幾畝麥子,如今種了大白菜,到了秋裡,除了自己的冬菜夠了,還能拉兩騾車進城賣了。
少一時,就見小廝回來,手中捧了兩匹布,一匹藍色,一匹紅色。
曹顒親手遞給那漢子,道:“日子過得順心就好,這青苞谷我收了,不過既然趕上老哥家辦喜事,我也不好讓老哥空手回去。這些兩匹布,給新郎官、新娘子添衣裳用的。”
漢子抱著布,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曹顒笑笑,吩咐那小廝騰筐。
直到出了曹家莊子,那漢子還覺得不真切,低著頭看了看手中的布,問送他出來的小廝道:“小哥兒,那是莊裡的管事?”
那小廝聽了,帶著幾分得意,道:“什麼管事,那是我們爺,莊子的主子,我們爺待人向來好,他老人家是伯爵,比相爺品級還高。”
漢子聽了,不由乍舌,道:“財主不是都穿綾羅綢緞麼?怎麼那位爺還穿著布衣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