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1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世職極為難得,有資格參加旗務。
次日,曹顒便寫了一封信,使人送往京城。左住、左成身世,十六阿哥盡知,十三阿哥也知道。
寧家父子慘死,歸根結底,還是因奪嫡大戲的牽連。真說起他們父子,並無死罪。
曹顒記得清楚,雍正收拾完年羹堯與隆科多後,就開始處置“八爺黨”。
如今,隨著八阿哥的早逝,好像兄弟之間矛盾淡化許多。可九阿哥仍是圈在青海,十阿哥圈在張家口,天家兄弟之間的關係仍僵持著。
要是雍正放過“八爺黨”一脈還罷,要是要追究早年罪責,那寧春家的案子說不定就有轉機,就可以利用一下為寧家平反……
數日後,京城,怡親王府。
看了曹顒的信,十三阿哥口中低吟道:“章佳氏……”
雖說不同族,可這與他母家一樣的姓氏,還是讓他生出幾分親切。
他抬起頭來,問十三福晉道:“曹府那對雙生子,你這幾年見過沒有,怎麼樣?”
十三福晉身子有孕,已經五個多月,開始顯懷,正是饞嘴的時候,捧了一碟切好的香瓜吃的正香。
聽十三阿哥發問,十三福晉放下碟子,道:“前年在十六府裡看過一回,同曹家兄弟在一塊,雖說相貌比不上天佑,卻也差不到哪去。還是曹顒教養的好,小小年紀,就有了功名,比一般勳爵家子弟都要強上三分……幸好不是曹家血脈,要不然年歲這麼近,又個個有出息,有曹顒頭疼的……”
“章佳氏……福晉還記不記得康熙五十一年春,在京裡鬧得沸沸揚揚的烈婦著紅衣吞金自盡之事……”十三阿哥問道。
“啊?爺問的是不是鈕祜祿氏家的那位……”十三福晉問道:“當年的動靜那麼大,怎麼會不記得。前些日子,還聽人提起過……”
十三阿哥聽了,倒是奇怪:“誰提起?都過去十多年了……”
“從十二嫂那邊聽過一遭,說是當年冤死的鈕祜祿氏是熹妃的堂妹,夫家被二阿哥與八阿哥害死……”十三福晉道。
十三阿哥聞言,立時皺眉,道:“怎麼又牽扯到後宮?”
“若不是同宮裡幾位后妃相關,誰會翻出陳芝麻爛穀子說嘴?況且如今後宮中,年貴妃臥病,熹妃協助皇后署理宮務,身份不一般,巴結那邊的人還少了……”十三福晉道。
十三阿哥還是有些不舒服,實在是被九龍奪嫡的陰影鬧的,一聽到牽扯後宮,牽扯皇子,他就覺得堵得慌。
見丈夫皺眉不語,十三福晉忙岔開話,道:“不是說起曹家的雙生子麼?曹顒都帶去直隸教導,這是想要送回京城?”
十三阿哥搖了搖頭,道:“雙生子就是章佳氏子孫,已故的那位鈕祜祿氏就是他們兄弟的嫡母……他們父祖蒙冤而死時,他們還沒落地,生母是曹顒好友身邊的丫頭。早年曹顒曾同我提過一回,這次又再提起……”
十三福晉睜大眼睛,道:“還真是沒想到,他們兄弟兩個是這般出身。曹顒是想要他們兄弟認祖歸宗?要是他們兄弟身世大白天下,倒是同四阿哥成了表兄弟……”
十三阿哥想起這個,有些躊躇,道:“不知曹顒到底是何意?他要是知道左住、左成同熹妃有親,當不至於在這個時候想要為寧家平反……”
第1139章 眼神
十三阿哥的回信說的清楚,當年寧春父子雖在獄中自盡,可朝廷並沒有剝去寧春家的世職與爵位,可見是不殃及子孫。若是曹顒想安排左住、左成兄弟認祖歸宗,並無不可。
曹顒看了信,心裡沉甸甸,雖說早就曉得希望渺茫,可事到如今,還是有些失望。
說到底,還是因寧春父子之死,同康熙的干係大,此案才只能繼續糊塗下去。
雍正為尊者諱,不會提及康朝舊事;等到了乾隆上臺,事事效仿康熙,吹捧還來不及,怎麼會撥亂反正?
曹顒沉思片刻,同初瑜商議此事。
從他的立場,自是希望左住、左成好,可在寧家父子沒平反,就認祖歸宗,背個犯官之後的名義,就算有曹顒護著,他們兄弟兩個也要忍受許多白眼非難。
不認祖歸宗,左成的親事就成問題。婚姻本是結兩姓之好,要是連姓氏都說不清楚,還結什麼親?
要這個時候認祖歸宗,倒像是去搶寧春家的世職。
寧春家當年敗亡,只剩下寧春繼母在世,早已過繼了兒子。如今他家過繼的那個孩子,也已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紀。
左住、左成再是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