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1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句虛的,而是後對恒生說的這幾句。
他嘴角微微上翹,細品曹顒的用意,只覺得醍醐灌頂,心中的焦躁與不安也都煙消雲散……
蘭院,上房。
經過數日的調教與察看後,初瑜帶著羅姑姑與常姑姑過來,回稟差事。雖說李氏已經交代,那十名婢子的安置讓媳婦定奪。
可是這些人是御賜給李氏的,初瑜不好越俎代庖,還是來請示李氏。
“出身犯官的那三個姑娘,許是經歷抄家罰沒的變故,唬住了膽子,說話行事都帶了幾分小心,不敢有丁點兒差池;剩下的七個中,兩個家中父兄在內務府做小吏的,規矩雖學的差不多,偶爾也露出些輕狂之態;其他五個,出身差些,卻是肯吃苦,只是論起女紅與廚藝來,不如前邊幾個精細。”羅姑姑將這幾日觀察的結果稟告李氏,道。
李氏仔細聽了,對初瑜道:“原想著挑兩個好的,擱在大姑娘屋裡。只是姑娘漸大了,身邊的人不好輕換,這次就按你說的,不往大姑娘屋裡派人。若是大姑娘挑理,你這做母親的去與她分說。”
初瑜笑道:“她年初才補了丫頭,哪裡就缺人了?昨兒她還說若是小叔叔與兩位哥哥身邊不夠,就讓曹元家的再挑家生子兒。”
李氏點點頭,道:“既是如此,除了三個犯官家的姑娘,再在餘下的人中挑三個老實的,長生、天佑、恒生他們叔侄一處兩個。還是按二等丫鬟的例,畢竟是外頭來的,將府中的都壓一頭,若是淘氣反而惹人心煩。剩下的那四個,就補到我院子養著。左右府裡也不缺人侍候,吩咐下去,不要讓人為難她們。好好的養她們幾年,能放的就放,不能放的就給好好安置,不枉她們進曹府一遭。”
初瑜聽婆婆這樣吩咐,曉得她是想到進宮的香玉,對賜下來的這些宮婢起了憐憫之心。
若是按照初瑜的意思,這十個人都養在蘭院才好。
天佑與恒生漸大了,她才不願放外頭的人在兩個兒子屋裡侍候。
回到蘭院,初瑜便使人傳葵院、松院、楓香院的掌事大丫環過來。
葵院的是樂青、松院的是樂藍,楓香院的是繡鸚。
“那幾個丫頭,是宮裡賜給老太太的,老太太指幾個到各院當差。畢竟不是家裡的,你們都留心些。若是老實便罷了,若是懷了其他心思,想要帶壞哥兒的,直接告訴我。老太太與我信著你們,才將幾位哥兒託付給你們,不要出了差事,累到你們幾個身上。”初瑜正色道。
樂青三人屈膝應了,她們早就得過初瑜吩咐,曉得自己主母是容不下丫鬟淘氣的。
她們三個曉得以她們現下的身份,好好侍候小主子幾年,得老爺太太一聲贊,往後就有一份體面在。做管家娘子,外聘做小戶奶奶,都是有先例的。
她們下半輩子的榮辱,都在幾位小主子身上,自然是越發精心。
聽完初瑜的吩咐,她們便去杏院領了新派下丫鬟。
回到各自院子,少不得將曹府的規矩給新人說了一遍。
聽說是侍候小少爺們,有心中念“阿彌陀佛”的,有懵懂不覺的,還有的面上憨厚,心中卻是懊惱……
第1043章 定罪
進入四月下旬,天氣一下子熱起來。
往年這個時候。聖駕都要離京去熱河,京城權貴不是隨扈出京,就是要到城外莊子避暑熱,今年卻是一點動靜都沒有。
有心思活絡的,猜測著是不是太后病著,皇上侍疾,抽身不開的緣故。只有耳目靈通的,才知道太后與皇帝母子之間還僵持著,沒有和解的意思。
雖說皇上給太后上了“仁壽”尊號,現下皇家起居錄以及相關旨意,也都書“仁壽皇太后”,可實際上太后屢辭不肯應,也不肯受冊寶典禮。
從景陵回來後,皇上從每日一請安,變成五日一請安,仍是寅初永和宮院子中行禮,母子壓根就沒見著。
大臣們還好,不管心中如何嘀咕,只有恭待皇命的份兒。
王公大臣,享受慣了,都在熱河有避暑莊子。這聖駕卻還是沒有避暑的意思,大家就有些坐不住。
按照《大清律》,宗室王公,無旨出京百里者,死罪。大家都圈在京城,能放風的日子,也就避暑那幾個月。
十六阿哥就成了各大王公府邸爭相截堵的物件,人人都想知道,皇帝到底何時能出京,到底還出不出京。
要是不出京,大家就要想法子去郊區避暑。
雍正沒有旨意下來,十六阿哥也不好就說皇帝是去還是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