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9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發,想著孫媳、重孫媳婦望向自己的冷淡眼神,只覺得渾身疲憊……
次日,李氏帶著兒子、媳婦親自過來接,高氏緘默了半盞差的功夫,還是決定別了李家眾人,跟著女兒與外孫媳婦回曹家。
過來接人是曹顒的主意,按照李氏的想法,是想要月底再來接人的。可是她攜怒氣而歸,曹顒察覺到母親情緒不對,追問緣故,曉得這段,想了想後,便建議李氏早點過來接人。
既是高氏在李家住著不痛快,就早點接回來好;要是等到撕破臉,還不知老人家會多傷心。畢竟在老人家眼中,向來是將李家兒孫當成親兒孫待。
雖說早年對高氏一直存防範之心,但是老太太處理李家事情的果決與仁義,也使得曹顒深為觸動。
說他因母親的緣故愛屋及烏也好,說他尊敬這個老人的風骨也好,曹顒都不忍其晚景淒涼。
看著老人家挺著腰板上了馬車,孫氏心中不由惶恐,將自己個兒罵個半死。她怎麼這麼糊塗,眼前這個不僅僅是寄居李家吃齋唸佛數十年的二老太太,還是曹家家主的外祖母。
李家進京這幾個月,全賴曹家扶持;就算兒子往後的前程,說不得也得靠曹家。
孫氏悔之不及,上前兩步,卻是被李鼐一把拉住。看著丈夫冷眼如刀,孫氏真是欲哭無淚,可憐巴巴的轉頭望向兒子。
李誠壓根就沒瞧她,而是紅著眼睛,望著曹府的馬車漸漸遠去……
馬車中,高氏拉著李氏的手,不禁老淚縱橫。
李氏還以為她捨不得李家眾人,掏出帕子給老人家拭淚,勸道:“隔得又不遠,老太太若是想他們了,就使人過來接過去就是。”
高氏搖搖頭,方道:“也不知長生與天寶如何了?天寶還認不認我這個老祖?”
李氏回京守喪次日,便使人去海淀接回來了天寶。天寶才一生日多,還太小,不像其他孩子都上學了。
“肯定記得,這也小半月沒見我。我還想著他會不會認生,卻是見了我就往我懷裡鑽。正學說話呢,小傢伙特機靈。”李氏笑著說著天寶的趣事。
高氏聽著,神色漸漸柔和起來,半響方道:“你是有福氣的,有個好媳婦。”
“能嫁顒兒,也是顒兒媳婦的福氣。這大清朝,像顒兒這樣,曉得體恤妻子的,成親十幾年沒拌過嘴的,有幾個?”提及兒子,李氏心中也帶了自豪。
李氏馬車後,曹顒嫌日頭足,沒有騎馬,而是坐著初瑜的馬車。
馬車裡外用了竹簾,馬車裡放了冰盆,倒是不覺得暑熱。
“李家真是扶不起的阿斗,白瞎了老太太這份心意。”曹顒嘆了口氣。說道:“老太太也是剛強,母親隔三差五就使人過來請安,她也沒有說出半個字的不好。本不是懦弱的人,早年在咱們家,對你這個郡王外孫媳婦都不假顏色,卻在李家生受了這些日子的氣。到底是心慈,對李家人存了不忍。”
初瑜不好點評,只道:“外孫母回來的好,說到底,那邊畢竟只是宗親,不是正經兒孫。”
一行人回到曹府,直接去了芍院。
青梅、青桃兩個帶著幾個小丫鬟候在院門口,見了眾人,皆屈膝見禮。
自打李家帶來的幾個丫鬟年紀大了,打發回李家配人後,高氏身邊就由青梅、青桃侍候。幾年主僕下來,高氏心裡也將她們當半個孫女待的。
現下,見芍院一切如初,兩個貼心丫鬟都在,高氏恍若隔世……
曹顒夫婦送高氏回芍院後,就回了梧桐苑。
曹顒這才說起自己半月後出差之事,聽說丈夫去西北軍前,初瑜唬了一跳,道:“爺,這一去,不會也跟大弟他麼之前似的,一去好幾年吧?”
“我只是出差,哪裡用那麼久,快的話年底前就能回來,慢的話明年就要明年夏天。是為農墾之事去的,多是要待農時。”曹顒道。
雖說不會夫妻一別數年,卻也是一年半載,初瑜心中不由惴惴。
曹顒起身,走到妻子身後,扶著她的肩膀道:“這一大家子,老老少少的,就都要勞你操心了。”
初瑜道:“那是我分內之事,倒是爺要小心,都說西北苦寒。既是還有半月功夫,就使人從庫房挑幾張好皮子,給爺縫製冬衣,給爺帶去。”
“千萬別。”曹顒搖頭道:“要是宮裡那位爺曉得我預備的這麼妥當,說不定真留我在西北主事幾年。只要帶兩套秋衣就好。若是冬天真不回來,再使人送也不遲。”
初瑜想想也是,可仍是決定即便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