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2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母親有什麼當管教的地方,直接管教都是。兒子又不是狼心狗肺的,哪裡會什麼心裡不自在?”
恒生性子純良,對男女之事尚不開竅,初瑜就將嘴邊的話嚥下,道:“若是你真心孝順我同你父親,就記得好生愛惜你自己個兒,不要因我們不再跟前,就出去同人鬼混。待會兒,讓你哥哥給你抄一份曹家族規家法,看看什麼是能犯的,什麼當避諱。否則,你要是有了不是,最難過的,還是你父親同我。”
以恒生現下的身份,初瑜說這些也是過了,卻也是沒有將恒生當外人的意思。
恒生聞言,使勁點頭道:“定不敢犯,要不然,不用父親、母親說,兒子自己個兒就跪……就跪著去……”說到最後,依舊是難免黯然。
曹家的族規家法,是曹寅撰寫,本是早年東府曹碩出事後,引以為警,他才詳細了寫了族規,還擬了家法,都是制約與教導曹家子孫用的。
如今這族規家法,都篆刻在祠堂東西牆上,若是有子孫犯了家法,逆了族規,就要接受懲戒,其中就有跪祠堂這一項。
初瑜見了,嘆了口氣,輕聲道:“你這孩子,怎麼開始鑽牛角尖兒?你雖離了這府,就不是曹家子孫了?若是你那樣想,我同你父親可真是沒地方訴苦去,含辛茹苦十幾年,不是養了個兒子,而是當了汗王府的保姆、保父……”
第1218章 首告
從書房出來的恒生,亦聽說高太君臥床的訊息,同天佑一道去了芍院。
高太君吃了藥,沉沉的睡著,小哥倆個少不得寬慰祖母李氏一番,才從芍院出來。
儘管心中戀戀不捨,恒生依舊是咬牙離開了曹府,回王府安置。
他曉得,自己身份已經不同,不能因任性的緣故,留下什麼話柄,給曹家添什麼麻煩。
天佑將恒生送到大門外,看著他騎馬帶人遠去,才轉身回了院子……
一夜無話,次日曹顒一到衙門,便聽到一個訊息,兵部尚書蔡珽連降三級,免尚書職,調奉天府尹。
戶部的氣氛有些詭異,前幾日才罷了一個禮部侍郎,現下又動了兵部尚書,聖心何意?
若是前些日子查嗣庭的案子,還能說是誹聖之意,結黨之嫌,如今發作蔡珽為那般?
要知道,這個蔡珽,曾經受陷死罪,還是皇上免了他的刑罰,而後都統、左督御史、兵部尚書、吏部尚書為一身,位極人臣之首。
由這位蔡大人出面,在西北耀武揚威多年的年大將軍灰頭土臉,頃刻之間淪為階下囚。
如今年大將軍身亡還不足週年,揚眉御前的蔡珽就灰溜溜的被貶出京城。
中午時分,蔣堅已經匯總衙門裡上下的訊息,對曹顒稟告此事:“聽著外頭議論的說辭,蔡珽被貶的根源還在年羹堯案上。”
“哦?”曹顒有些意外,難道雍正還後悔對二舅哥動手,想要遷怒不成?
蔣堅搖搖頭,道:“去年年羹堯的案子未揭開前,是有不少彈劾的摺子到御前,可那個時候年羹堯勢大,年貴妃還在世,顧忌的人多,敢出面的畢竟有數;直到蔡珽進京,任了左督御史,這朝野之間,彈劾年羹堯的摺子才雪片似的飛到御前。若是真論起來,即便不是結黨,‘勾連’兩個字是跑不了的。”
聽他這麼一說,曹顒到是想起一件事來。
去年年前進京時,他曾聽十六阿哥說過一嘴,皇上那邊剛開始給年羹堯議的罪狀,不過三十來條,而後蔡珽主審年羹堯案,卻是連陳芝麻、爛穀子都巴拉出來,給定成了九十二條罪狀。
當時,曹顒就覺得不對勁。
若是蔡珽與年羹堯之間無嫌隙,只是奉聖命而為,還不算什麼;可世人皆知,他與年羹堯勢同水火。
即便年羹堯這九十二條罪責都屬實,在別來看來,蔡珽依舊有公報私怨的嫌疑,德行有汙。
現下,聽了蔣堅的話,曹顒才想起蔡珽當初行事,不只有“公報私怨”的嫌疑,還顯得太能了。
去年春天開始,即便皇上沒有直接給年羹堯定罪,可在給朝廷地方大員奏摺批覆中,沒少點出對年羹堯的不滿。
當初上摺子彈劾年羹堯的督撫大員不乏其人,田文鏡就是其中的領頭羊,可同後來蔡珽審案時案牘前三尺彈劾摺子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
曹顒本來奇怪,為何蔡珽辦完年羹堯案,就除了左督御史、吏部尚書與都統,專任兵部尚書。現下看來,那個時候,雍正應就起了忌憚之心。
曹顒反省了下自己,雖說昔日同僚伊都立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