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0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敢揹負‘屠弟’的惡名。連老十四他都留著,我還有什麼好怕的?”

十阿哥聽著,憂心忡忡。

他曉得,九阿哥對新皇的不滿不是一日兩日。

新皇登基,尊封先帝后宮,佟貴妃尊封為皇考皇貴妃,和妃尊封為皇考貴妃,定嬪與王嬪尊封為妃。原本為後宮第一人的宜妃,卻是沒有得到任何尊封。

先皇的四大宮妃中,惠妃被大阿哥連累,沉寂多年;榮妃年老體衰,近些年也是纏綿病榻中,只有宜妃,沒有貴妃之名,早已行貴妃之事。

以宜妃在後宮中的身份地位,尊封為皇考貴妃也是在情理之中。

偏生,雍正行事,卻是隨心所欲,絲毫沒有顧及宜妃的臉面。

“九哥,不過是個虛名,爭這個有什麼意思?聽說老三與五哥最近要上摺子,迎幾位妃母出宮奉養。骨肉相聚,不是比那虛名強。”十阿哥見九阿哥憤憤不平,行事越發古怪偏激,心中甚是擔憂,苦口婆心勸道。

九阿哥雖曉得他是好意,但是向來要強慣了,心裡還是不以為然。

這時,就見管家匆忙來報:“爺,伊泰使人來了,說是老王爺怕是不行了……”

九阿哥聞言,面上露出幾分喜色,起身對十阿哥道:“十弟,走,咱們瞧瞧去!”

“伊泰?”十阿哥只覺得這名字耳熟:“莊王爺的侄子?與福蒼爭世子位的那個?”

九阿哥點點頭,道:“那小子還算開眼,知道來爺這邊撞大鐘!莊王府富可流油,我正愁插不上手。”

十阿哥是曉得九阿哥性子的,最是愛財。

插手其他王府立嗣,本是犯忌諱之事。但九阿哥身上掛著宗人府左宗人的職,在職責範圍內,到時也有一定便利……

紫禁城,養心殿。

曹顒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實在是這位皇帝,熟是熟,但是他在後世名氣太大了。

而曹顒,又真實的見證了粘竿處的存在。

即便他相信,自己對沒登上皇位的四阿哥有所瞭解,但是對於登上龍椅的這位雍正皇帝,曹顒還是不敢輕易揣測。

曹顒是人,所以將心比心,能揣測人心一二。可是他畢竟只是人,沒有做過人君。

到目前為止,雍正表現出來的,同他早先的性子都不符。

若不是曹顒關注皇室二十年,做了十來年的京官,對雍正的過去有所瞭解,他都要認為雍正這個皇帝,實在是人情味兒太濃了。

就如現下,他手中拿著曹顒的摺子,臉上竟露出幾分慈悲,道:“五年的時間,太長了。民生多艱,早一日將這兩種作物推廣出去,就能多救數萬蒼生!”說到這裡,他望向曹顒,提高了音量,道:“朕讓你主持此事,你也太小心了。莫非是怕擔了責任,才用這些老成持重的法子?”

“回皇上的話,實是事關民生,臣不敢懈怠。這苞谷雖是耐寒高產作物,但是各地土質不同,實際收成如何,臣不敢籠統說之,而番薯儲存也是問題。臣雖不侍農耕,但‘因地制宜’四個字,卻不敢相忘。”曹顒低頭,回道:“皇上將此兩種作物推行天下,本是為恩澤百姓,若是因臣等疏忽,為民成了害民,臣等死不足惜,卻是可憐百姓蒼生,不能沐浴皇恩。”

雍正聽了曹顒這話,神色稍緩,對曹顒慢吞吞的性子,也不以為意:“不貪功,能處處以百姓蒼生為念,可謂良臣。”說到這裡,他頓了頓。道:“只是國庫空糜,只憑推廣苞谷、番薯,不過能救一地百姓,遇到天災,還需朝廷賑濟。你是隨著朕查過京倉的,也曾任過外官,這地方官倉情弊,也曉得一二。朕要你想個法子,要不豐盈國庫,要不填補官倉,總要讓百姓困苦時,朝廷有能力援手才好。”

說到最後,他身子微微前傾,望向曹顒的臉上,帶著幾分希翼。

十三阿哥站在一側,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

他心裡明白,皇上這是逼得沒法子,才將希望寄託在曹顒身上。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十三阿哥是接受戶部三庫後,才知道朝廷財政多緊迫。

可以這樣說,國庫不僅沒有存銀,還有內務府的一堆外債,都是為了大行皇帝喪事所花費。

曹顒聽了雍正的話,卻是大驚。

這地方上的官倉不比京倉,京倉是負責八旗與宗室百官祿米的,即便有人大著膽子,動些手腳,也不過是陳糧換新米,少些分量什麼的,並不敢太過放肆。

地方官倉,那就是掉到狗窩裡的肥肉,哪裡還有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魚崽崽今天也想養霸總

聞聲有無

隨身帶著ipad

絢爛冬季

殿下我只是你的護衛

蝴蝶的出走

男神,過氣不候

卷耳

六零小甜妻

修身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