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邊笑道:“原本還擔心媳婦兒出身尊貴,顒兒素日裡對女子態度又是不冷不熱的,怕兩人年輕,拌嘴鬥口。現下看來,卻是我多慮了!”
待曹寅擦了臉,她將炕上的新鞋示意給曹寅看:“這是媳婦兒親手製的‘對月鞋’,瞧著這針腳,活做得倒是仔細,難為她這份耐心!”
曹寅點了點頭:“先前就對你說過,七阿哥母族不如其他幾位年長阿哥那般顯貴,卻是個明白人,他家的格格,家教定會是極好的!”
說話間,飯菜已經擺好。曹寅到炕邊坐了,見六道盡是素菜。剛想問李氏怎麼想起吃素來,就想起今兒是十六,再有兩日就是萬壽節。這些年來,若是不能夠進京賀壽,就是這般齋戒三日,為萬歲祈福的。
三月十八一早,曹顒就換了侍衛服,進宮去了。雖然京城百官張羅得熱鬧,但是不知康熙老爺子怎麼想的,並沒有要大肆操辦之意。昨兒才奉太后自暢春園回宮,按照往年慣例,今早他要率領諸王、貝勒、貝子、公、內大臣、大學士、侍衛等,到太后宮中行禮。
隨後,康熙在太和殿舉行大朝會,接受王以下文武百官的上表朝賀。
三月二十二,他又奉太后,移駕暢春園去了。
王公百官不禁傻眼,誰也揣摩不出康熙到底是什麼用意,讓大家費勁心思籌劃的萬壽節這這般平淡無奇的過去。
十六阿哥卻是高興的,他聽從曹顒的建議,派人在大興、宛平、良鄉三縣遠離河道之處打了百眼深井,並且選了三地百姓敬獻的幾處土儀做為壽禮。在為康熙拜壽時,言道請賜御酒一罈,分倒京畿百眼水井,讓京畿百姓得以沐浴皇恩。康熙龍顏大悅,准奏,大讚十六阿哥孝心可嘉。
聖駕回暢春園這天,是十三阿哥分府的日子,也是十三阿哥嫡子百天,十三府便為了省事,兩宴並在一起。
十三阿哥同他低調的四哥一樣,設的宴席並沒請什麼外人,只是簡單十幾桌席,請了自家兄弟,姻親兆佳府數人並幾戶常走動的宗室人家。
曹顒與初瑜自是要去的,曹頌算起來是十三嫡福晉兆佳是的堂外甥,又因著曹顒的緣故,也在被邀請之列。
只是曹頌受身份所限,跟著哥哥給十三阿哥奉了禮單,賀了喜,便退下去了,出去尋豐德豐徹等幾個兆佳府的嫡系子孫那桌坐了。
因十六阿哥也在廳上,曹顒便被叫著留下來說話。
閒聊了兩句,廳上的人基本上都入席去了,十三阿哥見也沒外人了,便笑著向曹顒道:“這些個日子忙分府的事,也顧不得旁的,聽說你在戶部差事做的不錯,升了郎中了,很是不錯!”
“十三爺謬讚了,也都是些份內的事。”曹顒道。
這倒不是自謙之詞,實在是曹顒對這次升遷並沒有太多的喜悅感,想起戶部那些沒完沒了的賬目就有些頭大。最近瞧著六部裡的常有人被平調,他心底便時不時也盼著能平調到個閒衙門才好。
只是除了禮部外,六部裡實在沒有太過清閒的去處就是,吏部稽勳司的差事相對好做些,但因需掌管官員名籍、喪養,還不是得和賬目打交道!若轉了一圈還是看帳,那還不如不調,更別說那邊的水也不淺,各方勢力也糾結著。
十三阿哥擺手道:“什麼爺不爺的,你也該改了口喚十三叔了!跟我這兒就不必打這些個官腔。那些事我知道些,四哥也贊你來著。”
十六阿哥在旁笑著看著,十三阿哥又是正經八百說的,曹顒心裡無奈的嘆了口氣:“十三叔說笑了,並非與十三叔打官腔,實是沒做什麼,都是那邊的同僚辛苦。”
能投上雍王爺的喜好,說難不難,說易不易。雍王爺信佛,曹顒弄些個佛香之類的來,也有投其所好之意。這雍王爺恨貪官,他雖是知道,卻也沒法子憑空造兩個貪官出來給雍王爺修理。這次實在是機緣巧合,不過能得雍王爺一聲贊,應該不算是壞事。
十六阿哥卻沒把這雍王爺的贊當作好事,聽十三阿哥提這話,他倒怕曹顒被拉去站隊,忙插口道:“十三哥可別贊他,我是知道他的,最是懶散得緊,不過是個擺設罷了,才不信他能勤奮些!”
十三阿哥看看曹顒,點了點道:“戶部確實有些個氣悶,謹言慎行也是好事,這就需要你耐著性子了!”說著,又向十六阿哥道:“倒是小十六,你要往哪邊當差去?”
十六阿哥笑嘻嘻的道:“十三哥還不知道我?比曹顒還要懶散三分,倒是隻盼著不必去上書房,多些個閒工夫出來遛遛兒。往後我是會常來十三哥府上的,十三哥別嫌我鬧得慌就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