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應該明白‘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解!更不要說通州是買兇人出沒之地,若是你這般冒冒然去了,豈不是正合了對方的意?這般淺顯的道理,你不應該想不通!”莊席神色凝重的道:“你雖年紀小,但是素日行事極有分寸,為何眼下這般莽撞?”
一連串問話,使得曹顒啞口無言。
魏家兄弟算是看著曹顒長大的,雖稱呼他“公子”,但是心裡早已當他是子侄般看待。凌晨回府前,曹顒說次日親去通州,兩人就覺得不妥當,勸阻了好幾回,卻不見成效,眼下就莊先生說得這般有理,都跟著應和。
魏黑道:“先生說得卻是在理,那些人目標在公子身上,若是兩眼一抹黑,就這樣去了,說不定會吃虧!”
魏白也勸:“是啊,公子,還要顧及府外的順天府捕快啊,公子就這般去了,他們要是有幾個機靈的跟了去,那昨晚的事兒咱們可就有了嫌疑!”
眾人都這般說,曹顒怎好還一意孤行的去通州?只好點了點頭,任由魏家兄弟去了,同時,心裡也有些空落落的,不用去上學,不用去查案,自己好像無事可做。
莊席見曹顒不似往日那般從容,眼神略顯迷惘,想到魏家兄弟講述中提到的那夥殺手,雖然魏家兄弟沒有具體說到打鬥廝殺的過程,但是莊席不是傻子,既然能夠從對方几人身上翻出牌子,是活人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曹顒是宅門裡長大的貴公子,哪裡有機會見識過打打殺殺的場景?怕是嚇到了。
至於曹顒殺人之事,莊席是壓根就沒有想到。估計就算是魏家兄弟提起,他也不會相信。沒法子,曹顒的長相太具有欺騙性,任是誰看了都不會將他與兇殺聯絡到一起。
“若是顒兒無事,陪老朽出去喝盞茶去,這京城的茶館,別有一番不同!”莊席的神色和藹起來,彷彿剛剛那個表情凝重、精明幹練的老頭不是他一般。
曹顒去不成通州,眼下也得空,就隨口應下。
兩人出府,也不騎馬,溜溜達達,往前門去了。
今兒是晴天,天空瓦藍瓦藍的,陽光通透明淨,使得人的心境也敞亮起來。
因出來得早,師生兩個到前門時,還不到巳時(上午九點),街面上往來行人不多,但是道路兩旁的商鋪卻齊刷刷的都開門迎客了。
莊席帶曹顒去的茶館叫“如雲軒”,地點在前門北大街。
曹顒本以為大早上的,不會有幾個人喝茶,沒想到裡邊的座位滿了一半,有的人茶桌上放著鳥籠子,看來是清晨溜完鳥就直接過來了。
兩人進了茶館,找個靠邊的位置坐下,要了一壺普洱。
曹顒進京半年來,頭一次如此悠哉的出來,喝了一口熱茶,只覺得渾身通泰,雖然味道不如家裡的好,但是卻自有一番閒情逸趣。
坐不到一刻鐘,就聽有人扯著嗓門,大聲喊茶館夥計:“過來,怎麼回子事,今兒的三國怎麼還不開場,昨兒正聽到關鍵時候呢!爺可等得不耐煩了!”
其他座位的人聽了,紛紛附和,有的說:“是啊,昨兒正講猛張飛大鬧長坂橋,卻不知嚇退了曹賊沒有?”
“還有白馬將單騎救主呢!這段可著實是熱鬧勾人!”另外一人嚷嚷。
那夥計笑著向眾位客人道:“就得,就得,各位爺就看好吧!”
說話間,一個穿著藍色長袍的中年人從樓梯口轉過來,後邊還跟著兩個搬東西的少年。
茶館靠北牆處,早有一片空地,中間有一個三尺來高的臺子,還有幾把椅子。
那中年人就是說書先生了,在臺子後站定,向各位客人抱了抱拳。兩個少年則坐在側邊的椅子上,一個人面前支面鼓,一個人懷裡抱了個三絃。
曹顒看了,頓覺稀奇,原來三百年前的說書人,不像後世那種一塊驚堂木就可的。看來,是要有鼓弦伴奏了。
果然。待說書人講起。兩個少年就開始跟著敲鼓撥絃,將戰場上那種殺伐之氣貼切的表現出來,聽得茶館的看客們熱血沸騰,叫好連連。說到最後,那說書人又唱了幾句,算作收尾:
長坂橋頭殺氣生,
橫槍立馬眼圓睜。
一聲好似轟雷震,
獨退曹家百萬兵。
一段《三國演義》聽罷,曹顒的心痛快了許多,男兒當如是!張飛趙雲哪個不是大英雄,誰殺的人又少了?自己不過殺了個當殺之人,若是再這樣記掛在心裡就太娘們了。
莊席見了,一拂鬍鬚,道:“去復順齋切塊醬牛肉,咱們打道回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