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命都是公子的,願為公子肝腦塗地!”

曹顒忙拉了他起來:“快快請起,珍珠一事,若非你們兄妹,也不會有今日這般光景,你們已是為曹家做了良多!”

鄭虎並不瞧那銀票,只將兩張賣身契揣到懷裡:“公子已經是對我兄妹恩重如山,這銀票我們不能拿。”

曹顒道:“你如今已經成家立業了,便是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妻兒考慮。還有你的妹子,有份嫁妝也是依靠。這銀票原是楊明昌投的,原也當是你們的。”

鄭虎聽提到妹子,猶豫了一下,最終說:“再次謝過公子大恩,那就將這銀子裡的十萬兩給我妹子做嫁妝,只是我妹子……”

那日曹顒已是把話說的明白,不會納鄭沃雪為妾。鄭虎也想通了,其實鄭沃雪品貌皆是上乘,又有養珍珠的技術,如今又添十萬兩之巨的嫁妝,若說出去怕是多少戶人家搶著來娶的。只是到時候從中擇出良配,端得不易。如今,太湖那邊也沒有合適的,這次珍珠會上也沒瞧見可心的,鄭虎不由犯了難。

更有一點,珠場這邊暫時還離不開鄭沃雪,還需要她再監管兩年,可現下鄭沃雪就已經到了論及婚嫁的年紀,若再兩年,她這年紀也大了,怕是良配更加難尋。

曹顒知道鄭虎的顧慮,也是頗為頭疼的。只好寬慰鄭虎,叫他們慢慢尋訪,覓得良人便讓鄭沃雪從珠場抽身。鄭虎得了曹顒的許諾,也稍稍安心,只待回去給妹妹尋訪個好人家。

曹顒又問鄭虎之後有何打算,無論是做生意還是買田置地,曹家都會幫忙。

鄭虎卻搖搖頭:“珠場這邊還需小的看守,何時珠場這邊事了,小的再另做打算吧!”他頓了頓,一臉羨慕的說:“其實今兒聽了魏信說廣東那邊的情形,小的也有些心癢,若是這邊珠場事畢,公子身邊沒什麼差遣,小的想去那邊見見市面!”

曹顒笑道:“也好,這幾年魏信在那邊也站住腳了,你若想過去倒是不錯。”

被曹寅父子勸了幾次,李氏終於決定親自接母親高太君過來住一段日子。因好多年沒回門,康熙四十年雖從杭州回來時在蘇州逗留,也都是來去匆匆,這次卻是要準備各色禮物。文氏與高氏兩位老太君的,李煦與其妻妾的,李鼐與其媳婦兒女的,李鼎的,再加上一些族人遠親,這裡裡外外的禮物就備了十多個箱子。

五月十七,曹顒親自護送母親從水路前往蘇州。魏白新婚,曹顒放了他的假,只帶著魏黑、小滿、吳家兄弟並織造府選出的幾十護院隨行。一共用了兩艘船,一艘大的,是李氏並一些丫鬟婆子等女眷乘坐的,曹顒帶了其他人乘坐在後邊的小船。

打江寧到蘇州四百餘里水路,沿途有曹元帶著人陸路前行侍候。每到停駐碼頭,便早有人從岸上買了新鮮吃食送上來。趕上天氣好的時候,曹顒也陪母親上岸去溜達溜達,吃一些風味小吃,買一些地方特產。李氏自打出生到現在,一直生活在宅門裡,哪裡見識過這麼多外面的東西?實在是眼界大開,又有兒子在身邊,李氏倒絲毫沒有覺得旅途之苦。

因這一路慢行,停停走走的,直到十日後,曹顒與李氏才抵達蘇州。

早幾日前,李家就得了訊息,知道李氏母子從水路來蘇州,碼頭早就派了人的。等到曹顒扶著母親下船,李鼐與李鼎兄弟已經帶著快馬趕來了。

李鼐年近三十,身子微微有些發福,頜下留了鬍鬚。如今他也領了內務府的差事,在蘇州織造府這邊當值。李鼎則一邊讀書,一邊替父兄兩個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他仍是滿臉溫文的笑容,恭敬的給隨著哥哥給姑母請了安,又客氣的與曹顒道好。揚州之別,不過半個多月,他與曹顒竟都是似不記得了一般,閉口不提。

迎接李氏的馬車,早就準備齊當的。等進了李府內院,見到母親與伯母兩位至親長輩,李氏又免不得一番淚流。曹顒作為孫子輩的,按照規矩,給舅姥與外祖母都磕頭請安。兩位老人,文太君年近八旬,高老君也將近六十,不過卻都很康健,精神頭很足。見到曹顒,還當他是孩子似的,拉到炕邊看了又看,愛不夠似的。

李鼐已經娶了幾房妻妾,生了三四個兒女,被祖母與母親帶著過來給姑奶奶與表叔見禮。

最小的一個小子方三歲,正是淘氣的年紀,因是嫡出,平日常膩在兩位曾祖母這邊,最是受寵的。眼下,見了兩位曾祖母都拉著個不認識的高個子說話,並不理會自己,實在心裡委屈得很。沒等他母親叫他給姑奶奶與表叔見禮呢,他便邁著小腿奔到炕沿,要爬上炕。偏偏個子小,使了吃奶的勁也沒爬上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魚崽崽今天也想養霸總

聞聲有無

隨身帶著ipad

絢爛冬季

殿下我只是你的護衛

蝴蝶的出走

男神,過氣不候

卷耳

六零小甜妻

修身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