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十萬銀錢。”
“小湯山?”八阿哥沉吟著,想起一事,問道:“我記得年前有人彈劾曹顒私交皇子,說的好像就是與地有關的事,可是那邊的地?”
九阿哥笑著說:“就是這個,不過曹顒這小子也聰明,這地卻不是送的,而是轉賣給小十七,讓御史白忙活一場。他大爺的,御史衙門那些個書蟲個個不要命似的,就盯著咱們這些皇子阿哥,膽子也夠肥呀。”
八阿哥不屑的笑笑,說道:“書生求名,不過爾爾,當不得大用。”說到這裡,尋思了一會兒,道:“關於銀錢的事,還是想其他法子吧,別惦記曹家的了。且不說鬧出點是非來,皇阿瑪臉上掛不住,就是七哥與訥爾蘇那邊也有芥蒂。我使人仔細查過,曹顒之所以往老四與老十三那邊孝敬,是為了救命之恩罷了。”
聽了這話,九阿哥不解道:“既是如此,說不定這小子已經是老四的人了,咱們更應該收拾他才是,八哥為何還攔著?”
八阿哥笑道:“沒有那回事,要是他真有那魄力,哥哥還真不攔你。若是曹家真與老四那邊勾搭上,那皇阿瑪會如何?如今,哥哥還巴不得如此!雖然此事可推波助瀾,但是卻不能由咱們操手,要不到時候擇巴不乾淨,弄得一身臊,就沒意思了!”
西城,曹府,蘭院。
曹寅夫婦坐在炕上,初瑜坐在下首椅子上,陪著婆婆說話。
按照規矩,公公婆婆面前,是沒媳婦的座位的。初瑜是個守規矩的,本是要站著,李氏再三說了,才肯坐了。因她沒有郡主架子,李氏待她越發親厚些,婆媳兩個兩處得還算不錯。
曹顒則抱著兒子,在地上走來走去,樂呵呵的,很是喜歡。白日那些沮喪情緒也一掃而光,他不禁生出“有子萬事足”之感。
曹寅有些看不過眼,剛想要張口訓斥兩句,掃了眼兒媳婦,終是沒有開口說話,只是輕輕的冷哼一聲。
曹顒聽了,見曹寅望著自己懷裡的小天佑,臉色有些黑,笑著上前道:“父親,天佑這小子整日裡吃了睡、睡了吃,又胖了,您抱抱看。”說著,將兒子送到父親懷裡。
曹寅剛想板著臉說讓奶子抱,就聽小天佑“咯咯”的笑出聲來。他心頭一軟,低下頭去,看了看胳膊彎裡的大胖孫子,心裡甚是熨帖,臉上也不禁露出笑模樣。
李氏在旁見了,笑著對兒子、媳婦道:“你們不曉得,先前雖說老爺沒見過孫子,心裡卻疼得緊,每日裡少不得要提上兩遭。”
她說的卻是實情,因曹寅這支三十多歲才添丁,老兩口本還擔心兒子來著,怕曹顒同他父親似的,添丁晚。
老兩口都上了歲數,想要早點抱孫子,家族血脈繁衍,死了也對得起祖宗。雖說曹顒是成親第三年才添的小子,擱在別人家,父母長輩指定早就催促了;但是在曹家,與曹寅當年比起來,卻已經早上太多,已超出他們的預想,曹寅夫婦便只有高興的。
聽了李氏的話,曹顒只是笑,腦子裡卻浮出曹寅在書房翻遍四書五經為小天佑選大名的情形。
都說隔輩親,隔輩親,就是向來嚴厲如曹寅這樣的,在小孫子面前也是無法板起臉來。
初瑜則笑了笑,道:“父親母親疼天佑,卻是他的福氣。能夠讓天佑代我們盡孝,也使得大爺同媳婦心下稍安。”
曹顒止了笑,曹寅與李氏也都抬頭看向初瑜。
初瑜有些拘謹,從椅子上站起,對曹寅與李氏道:“父親,母親,身為兒子、媳婦,我們不能在二老身邊晨昏定省,朝夕侍奉,心下甚是不安。自天佑落地伊始,我們便想著,送他往父親、母親身邊,代兒子、媳婦盡孝。”
曹寅低下頭,看看襁褓中的長孫,見他帶著笑模樣,眼睛圓滾滾的模樣,心裡嘆了口氣。
曹顒雖然有心送兒子往南邊去,但是始終猶豫著,不忍讓妻兒相別。在他心裡,最為妥當的法子,就是等孝滿後再添個孩子,這樣兩下才周全。
曹寅抬頭看了曹顒一眼,問道:“讓我們帶天佑,這是你的主意?”
曹顒心疼的看了一眼初瑜,想起這些日子她對兒子的冷淡,難道就是為了今日這些話?怕捨不得,所以先疏遠些?
不過父親問話,他還需回答,便道:“是,父親,是兒子的主意!”
初瑜雖身份最貴,但是畢竟是當媳婦的,若是在公公婆婆面前落下“自專”的壞印象,也是不美。因此,曹顒只能這般回答。
聽了曹顒承認,曹寅板著臉,訓斥道:“胡鬧?他才多丁點兒大,如何在我與母親跟前盡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