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唐詩宋詞鑑賞集,絕對零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首詞作於元豐五年(1082)冬,作者於赴郴州途中寫下此詞,抒寫遷謫之大事感。上片寫岳陽樓內別宴,“十分”足見情意之深長,“斂芳顏”可見在座諸人心情之沉重,“不是”二句自我寬解,謂此去郴州畢竟不同西出陽關之苦,話語中充滿了牢騷與不滿。下片寫樓外景色。“天淡雲閒”稍舒抑鬱,但又有“何人此路得生還”的怨聲,最後兩句表達了詞人對朝廷的一片眷戀之情。這首詞雖然滿懷怨望,卻婉而不傷,哀而不慍。
張舜民
字芸叟,號浮體居士,又號'石丁'齋,'分阝'州(今陝西邠縣)人。陳師道姊夫。治平二年進士。哲宗時任監察御史,徽宗時為吏部侍郎。後坐元'礻右'黨籍,被商州。有《現墁集》,存詞四首。
*菩薩蠻*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陽裡,
樓臺影動鴛鴦起。
隔岸兩三家,
出牆紅杏花。
綠楊堤下路,
早晚溪邊去。
三見柳棉飛,
離人猶未歸。
【註解】:
1。樓臺影動:水波盪漾倒映水中的樓臺亦隨波搖動。
2。隔岸兩三家:溪水對岸人家。
【賞析】:
這首詞是寄遠懷人之作。上片寫景,亦以起興。溪水盪漾、水上鴛鴦、牆頭紅杏、處處透著相思。下片寫情,思夫心切,在景物的變化中,透出離思的與日俱增。這首詞充滿詩情畫意,語談情深,詞句清麗,不失為借景抒離情詞中珍品。
*好事近*
魏夫人
雨後曉寒輕,
花外曉鶯啼歇。
愁聽隔溪殘漏,
正一聲悽咽。
不堪西望去程賒,
離腸萬回結。
不似海棠花下,
按涼州時節。
【註解】:
1。殘漏:漏聲將盡。殘,闌也,垂盡之意。漏,古計時之器。
2。賒:遠也。
3。涼州:樂曲。
【賞析】:
這是一首傷離之作。雨後輕寒,曉鶯啼歇,隔溪殘漏悽咽,撩人愁思。上片著重寫景,借景抒情。下片抒寫別後的相思。去路遙遠,不堪西望。離緒滿懷,柔腸百結。全詞清新雅麗,含蓄悽婉。
*點絳唇*
魏夫人
波上清風,
畫船明月人歸後。
漸消殘酒,
獨自憑欄久。
聚散匆匆,
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煙疏柳,
隱隱蕪城漏。
【賞析】:
此詞上片寫景:明月清風,畫船載酒,轉眼夜闌人散,殘酒漸消,獨自憑欄,不勝悵惘。下片抒情,嘆人生聚散匆匆,別恨年年。那淡煙疏柳,蕪城殘漏,益增慨嘆。這首詞,清新雅潔,幽怨纏綿,表現了魏詞的特色。
*江城子*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
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註解】:
1。千里孤墳:王氏葬在四川,作者當在密州,兩地相隔數千裡。
2。幽夢:懷著幽悶之情入夢。
3。短松岡:王氏的墓地,在遍植松樹的小山岡上。
【賞析】:
這首詞是蘇軾妻子王弗卒後十年所寫的悼亡詞。其妻死於治平二年(1065)年,十年後蘇軾借夢境傷悼懷人,寫出了對妻子刻骨銘心的思念。上片寫別恨。吊亡妻、嘆現實、發悲痛。一層層把別恨、感受嘆提到了不無法再高的境地。下片寫夢,夢中回鄉、夢中相見、夢後所感。夢醒之後,思念之情,更是淒涼沉痛,催人淚下,使人斷腸。全詞情調蒼涼,音響淒厲欲絕。“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是千古傳唱的悼亡名句。
蘇軾
(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仁宗嘉'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