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部分,唐詩宋詞鑑賞集,絕對零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詩系詩人歸隱之作,詩中以自怨自艾的語氣抒發了現狀的不滿情緒。起首二句記事,敘述停止追求仕進,歸隱南山;三、四句說理,抒發懷才不遇的感慨;五、六句寫景,自嘆虛度年華,壯志難酬;這兩句詩中的“催”、“逼”二字十分準確傳神地表現出作者的焦慮緊迫,兩句闡發愁寂空虛之情。全詩語言豐富,層層輾轉反覆,風格悠遠深厚,讀來韻味無窮。吳汝綸評此詩三四句說:“怨詞也,而出之以婉曲。”
�
過故人莊
五言律詩
孟浩然
故人具(又鳥)黍,
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註解】:
1。具:備辦。
2。(又鳥)黍:論語中記荷'艹條'丈人招待子路,“殺(又鳥)為黍而食之。”後來便用“(又鳥)黍”指招待客的飯菜。
3。合:環繞。
4。過:拜訪。
5。場圃:農家的小院。
6。就:赴。這裡指欣賞的意思。
【賞析】:
這是一首田園詩,以質樸平淡的文字描寫農家恬靜閒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詩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詩中大環境是青山綠樹,小環境是場圃田家;食的是(又鳥)黍,飲的是醇酒,主人是淳樸的田夫,客人是淡泊的隱士,談的不是爭名求利,而是採桑種麻。這一切都是非常的真實,充溢著濃濃的詩意。語言樸實無華,意境清新雋永。
�
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五言律詩
孟浩然
一丘嘗欲臥,
三徑苦無資。
北土非吾願,
東林懷我師。
黃金燃桂盡,
壯志逐年衰。
日夕涼風至,
聞蟬但益悲。
【註解】:
1。秦中:指唐代京都長安。
2。三徑:王莽專權時,兗州刺史蔣詡辭官回鄉,於院中闢三徑,唯與求仲、羊仲來往。晉陶淵明曾渭高朋曰:“聊欲絃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後多以三徑指退居家園。
3。北土:指長安。
4。東林:指廬山東林寺,為東晉高僧慧遠所居。慧遠與陶潛友善,此處以遠上人比慧遠,亦有以陶潛自比之意。
【賞析】:
這是一首抒情詩,是作者在長安落第之後寫的,寄給名叫遠的僧人,報告客居逢秋的苦情,訴說欲隱無處,欲仕非願,進退兩難之苦。詩充滿了失意、悲哀與追求歸隱的情緒。詩的特點在於直抒胸臆。第一聯用“一丘”、“三丘”的典故,寫自己之所欲,但苦於“無資”,想從仕,又非所願,所以第二聯於是記懷“東林”“我師”。第三聯道出歸隱實非發自內心的本來願望。壯志不能實現,自然就衰頹,在末聯裡詩人於是對涼風、聞蟬聲,就要“益悲”了。這種不加潤色的白描手法,抒發了內心悲苦,讀來覺得明朗直爽。
�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五言律詩
孟浩然
山暝聽猿愁,
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維揚憶舊遊。
還將兩行淚,
遙寄海西頭。
【註解】:
1。暝:昏暗。
2。滄江:同“蒼江”。
3。建德:今屬浙江,居桐江上游。
4。非吾土:王粲《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兮。”
5。維揚:即揚州。
6。海西頭:揚州近海,故日海西頭。
【賞析】:
這是旅中寄友詩。詩人乘舟赴建德途中夜泊桐廬江畔,望著江中急流、天上明月,聽著山中猿啼、風吹葉鳴,頓感愁緒滿懷,不禁懷念起遙遠的故鄉和揚州的舊友,灑下相思之淚。三、四兩句“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隨手拈來,清新誘人,江上夜色,如置眼前,足見詩人何等大手筆。詩的前半寫景,後半寫情,以景生情,情隨景緻,景情揉合,景切情深,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