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棄暗投明,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共同阻止中國研製核武器。肯尼迪與赫魯曉夫的維也納會晤證明,肯尼迪政府至少是時機沒有選對。赫魯曉夫當時雖然有意與美國一起搞點兒緩和,但並不想走得太遠。會談中肯尼迪一再建議赫魯曉夫應該反對中國的好戰政策,包括在核禁試問題上與美國相互配合,結果都被赫魯曉夫一一駁回。會後肯尼迪相當悲觀地表示:一旦中國掌握了核武器,它就會控制整個東南亞。在爭取蘇聯合作迫使中國放棄研製核武器計劃的同時,肯尼迪也在考慮使用武力打擊中國的核設施。6月24日,他在訪問波恩期間舉行記者招待會說:‘美國將說明其他國家不要抓起棘手的核問題,否則得到的將是與核擴散相伴而來的虛假安全。’這是在警告蘇聯了。可是赫魯曉夫根本不理他,1964年4月,美國務院官員RobertJohnson提出四種方案,包括(1)由美國發動對中國核設施進行空中打擊;(2)由臺灣的空軍進行空中打擊;(3)僱擁在中國的特務進行地面破壞;(4)空投國民黨軍隊。不過他在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