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七章 古董玩的就是一個刺激,超級黃金左手,羅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處,再就是替兒子守著這份家業。
“老吳啊,這聖旨……值多少錢?”周蒼松盯著桌子上的聖旨直是看著,沉吟著問道,“應該是不止八萬塊吧?”
在周蒼松心裡面,皇帝離他太遠了,遠得都覺得只以為是想像中的物事,所以聖旨的價值對他來說,也是虛無飄渺的,到底值多少,他也沒有個概念,但是兒子剛剛撒出去八萬塊,而老吳似乎也沒有表露出不值八萬塊錢的表情來,所以周蒼松是覺得不會虧錢。
老吳啞然一笑,要是別人說這個話,他還會嘲諷一下,但周蒼松是個沒什麼文化的鄉下老實人,實在的人,跟周宣一樣,而且他又是周宣的父親,對自己也像親兄弟一樣,所以說,對周蒼松的話,他只是笑了笑,然後說了起來。
“老周,呵呵,八萬塊啊,對這幅聖旨來講,只是九牛一毛罷了,這是康熙皇帝對當時朝中紅極一時,連他自己都忌憚三分,當時康熙尚是少年人,他父親順治暴斃後繼位的,朝中有三位輔佐大臣,這個鰲拜便是居於首位的,只是自古以來,凡是輔佐遺孤成長的大臣,絕大多數可都是沒有好下場的,那都是因為身居高位,壓制帝威,雖然沒有謀反之意,但居功自傲,以為治國的功勞他一人佔了九成,這其實就是最犯大忌的事,為人不看清自己的位置,那是會讓家族都滅亡的。”
老吳一邊說著這聖旨對像鰲拜的來歷,一邊喝著茶潤口,“這鰲拜便是居功自傲,更是權傾朝野,當時來說,康熙自己說了的話,還不一定有鰲拜說的話管用,在朝政上,康熙說了話後,其他大臣不會馬上附合,而是拿眼盯著鰲拜,等鰲拜發了話後才會贊同,嘿嘿,以康熙那等雄心手段的帝王又如何能忍,鰲拜的功勞再大,也讓康熙有了殺意,不過康熙雖然有了殺心,但賞賜和封贈卻是越更的好,我們得到的這道聖旨就是在鰲拜被殺之前的最後幾次封贈中的一道。”
老吳雖然沒有說出這道聖旨的價值,但周蒼松倒是聽得津津有味,也沒有出聲再詢問,老吳雖然沒有直接把價值說出來,但他現在說的,無疑也是在說這聖旨的價值超乎一般。
“這道聖旨在當時來說,康熙抄家後就會銷燬,這想必是當年銷燬的官差偷偷藏下來的一幅,不過這樣的事在當時來講,如果被發現了,那就是誅滅九族的重罪,所以偷這幅聖旨的人也是無比的害怕,把聖旨拆開來收藏起來,甚至對子孫家人都不敢說,康熙當時尚是少年,在位六十一年,是歷代帝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估計偷這幅聖旨的官差還沒有康熙皇帝活得長就死了,再說了,就算他沒死,康熙之後是雍正皇帝,雍正之後是乾隆,這都是勵精圖治,在位有為的皇帝,而且是大清最繁華的時代,即便是那偷聖旨的官差活得夠長,同樣也不敢把這事透露半分,在大清皇權之下,就算不是康熙皇帝在位,這件事發的話,他一家九族仍然會被誅滅,可能就因為這樣,這件聖旨秘藏在土黃布之中後就再也沒能被發現,那官員到死之時可能也沒敢對子孫說出來,以至這寶貝的秘密就此失傳了,當然,也有可能是這陳遠雷的長輩沒能告訴他而已。”
“這聖旨分開拆散過後,那玉軸估計也被這家人的祖先藏得嚴嚴實實的未被發現,這聖旨啊,老周,要說實際的價值,我也沒有一個準數,如果拿到香港的幾家大拍賣公司來運作的話,拿他們拍賣的同類文物來折算這聖旨的價值,我估計應該是兩到五億之間。”
“兩到五……億?”周蒼松呆了一下,確實嚇到了,之前周宣賺到錢,那都不是他親眼所見,但今天的事卻是他親眼目睹著的,就這麼一塊黃布,就可以值幾個億的現金?
幾個億是多少?想必堆起來也像小山一般吧?
周宣倒沒所謂,反正自一開始他便知道自己買下的這東西價值肯定是遠超八萬塊的,所以陳遠雷自己一開出八萬的價錢,周宣也毫不還價的便應下了。
周宣雖說對金錢沒有什麼追求和刺激感了,但這幅聖旨能值這麼多錢,還是有幾分撿漏的喜悅,對玩古玩古董的人來說,利潤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卻是“玩”古董的這一個過程,撿漏成功,便如是一個學子得到的一份實實在在的獎學金,或者學位證書一般,是榮耀,是光彩,同樣也是名聲。
僻如老吳吧,他現在的地位名聲同樣就是來自於他多年撿漏或者是鑑定而積攢下來的底子,越積越厚,到了現在,即便他說一件雁品是真品,那雁品也值大價錢,但如果他說一件真品是雁品,同樣的,那真品便一文不值,這便是他的權威地位。
古玩這一行吧,講究玩的就是一個過程,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