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6部分,與婠婠同居的日子,一意孤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對著楚留香柔聲說道:“貧僧不久前剛剛得知,昨夜被一竊賊自敝禪院竊走的和氏璧落在此處,因此帶人過來看看。擾了居士修行,還望恕罪。”
楚留香微笑道:“聖僧言重了。晚輩自幼只要一聽到梵唱聲,便覺心靈純淨安祥,因此極為喜愛佛法。在家時每日必誦經禮佛,多方參悟佛法。越是參悟,便越覺佛法博大精法,諸多不解之處亦一一生出。
晚輩曾前往寺廟尋訪高僧大德求教解惑。一些疑難確是解開了,但隨之又生出更多的疑惑。晚輩常聽人言。當今佛門高人,當首推四大聖僧及淨念禪院的了空禪主。這五位大德,均是佛法精深的在世活佛。若有疑難,當尋聖僧解惑。故此晚輩對四大聖僧及了空禪主均極為仰慕。
晚輩此次從蜀中來到洛陽,便是欲前往淨念禪院拜見聖僧求教。卻不想,尚未等晚輩前往禪院,便於此處提前遇上聖僧。莫非。這便是佛法所言的緣嗎?
晚輩一見聖僧,心裡便歡喜得緊。若非時時記得勿染貪、嗔、痴三毒,恐怕此時已然喜極而泣了。聖僧,晚輩於佛法上有很多難解地問題,時時纏繞於心,奈何不得詳解。今既聖僧當面,晚輩實在不欲浪費丁點時間,急欲求聖僧指教。還望聖僧教我!”
說罷,他又是深深一揖,虔誠得有如天生地靈童。
了空聞言。心下更是歡喜。這少年果然佛緣深厚,在這亂世之中,還能從蜀中千里迢迢地趕來洛陽求教佛法。面對如此虔誠的佛子,了空又怎能不滿足他的心願?
說不定,還能就此將他渡入佛家門下,將來世間便能再添一位聖僧大德。
當下了空甚至忘了此行的正事,連從留香袖中導來地和氏璧那強烈地輻射,都被他無意識地忽略了。楚留香是否與奪璧殺人有關,也被他忽略了!
他微笑著,對著楚留香說道:“聖僧二字愧不敢當。佛家講究眾生平等。同是參禪禮佛的佛子,哪有高下之分?不過居士若有疑難儘管問來。貧僧但有所知者,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那晚輩先謝謝聖僧了!”楚留香又是彬彬有禮外加虔誠無比地一揖,隨後正容道:“何謂佛?”
“一切眾生具有佛性。虔心禮佛。參悟大道。若能惡盡善滿。福悲俱足,則你是佛。我是佛,人人皆是佛。”
“何謂如來?”
“如來即是佛。你是如來,我是如來,人人具是如來。”
楚留香與了空一問一答,問地均是毫無難度和深度的基本知識。了空卻也未有絲毫不耐,無論楚留香的問題多麼簡單,他都一一答來。不過楚留香問這些基礎,除了拖延時間之外,還在一步一步地引誘了空入彀。
“和尚為何要剃髮?”陷阱徐徐展開!
“世人多愚昧,必得剪去三千煩惱絲,方能斷絕紅塵,皈依我佛。”
“佛雲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諸法空相,皆具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如是方能心無掛礙,乃至空中無色,無受相行識。究其根本,在於空相。在於無相。唯無相者,方證如來。和尚如此在意髮絲皮囊,是否落了下乘?”
“這個……世人愚蠢……無相……”
“佛祖釋迦牟尼為何不剃髮?佛祖苦參十數年,方自頓悟於菩提樹下。在此之前,為何不削斷三千煩惱絲,斷絕紅塵?如是者,豈不能更快成佛成祖?”楚留香步步緊逼,不給了空思考地機會。
“這……”
楚留香語氣更疾:“和尚作一佛揭雲: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何如?”
“其佛心甚固……求佛……甚虔……”
楚留香大聲道:“笑話。要我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啊……”了空張口結舌,眼神一片迷茫混亂。而四大護法亦是身軀劇震,口宣佛號。僧兵中有佛法精深者,亦若有所悟。
楚留香疾道:“風吹竹林,枝搖葉晃。風動,還是竹動?”
“是竹……不對,是風……”
楚留香厲聲道:“是和尚心動!和尚心動了?和尚心動了!是和氏璧讓和尚心動了,和尚明鏡蒙塵。如何無我無相?如何明證如來?為一無主玉璧動貪念,為一無主玉璧動刀兵,如何明證達彼岸之大智慧?”
“和氏璧讓和尚心動了?”了空喃喃自語,額上冒出豆大汗珠,“和尚明鏡蒙塵,和尚妄動貪念刀兵……和尚丟了證菩提達彼岸的大智慧……和尚,和尚……”
“和尚。給你和氏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