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夏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55 針鋒,望族毒女,明夏輕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琰從高大夫那裡學到些下猛藥的法門,因為窮人都是沒有什麼時間來慢慢調養的。不過,她覺得總下猛藥有時候會留下一些後患。高大夫也接受了她的意見,於是兩人便商量著下方子,各自取長補短。有了這麼一番學術交流,顧琰便不再覺得高大夫長得猥瑣了。

秦菀家的馬太醫這些天也在這裡幫忙。高大夫與楊大夫沒同顧琰說什麼,不過她還是發覺,病人都喜歡在高楊二人的前面排隊,不怎麼去馬太醫那裡。除非實在是那兩位那裡排起了長龍。而馬太醫和高楊二人也幾乎毫無交流。

今早趁著馬太醫還沒有到,顧琰便問了這事兒。

高大夫撇嘴,“那位太醫醫術的確是高明,不過嘛,為人甚是傲慢。他是給貴人診脈開方的,東家請他到這裡坐堂,實在是屈才了啊。”

楊大夫也道:“這兩日東家你在這裡,馬太醫態度倒還過得去。可是前幾日他對人,不管是對我們二人,還是那些病人都有些,呃,不甚友好。而且他開的藥,也都偏貴。所以,病人便不愛到他那邊排隊。”雖然那是太醫,但是到樂善堂來的都是窮人,也沒有太大的毛病。太醫不太醫的也就無所謂了。

顧琰想了想,讓這位好好先生一樣的楊大夫都這麼說,看來馬太醫的確是不太適合在樂善堂這樣的地方坐堂。

高大夫又道:“我們聽說以前有位王老爺子來過樂善堂坐堂並傳授一些簡單的自救的法子。這位老人家醫術高明,醫德又好,人也風趣幽默。人家更不會說‘你們這些窮鬼如何如何地’,‘你們這些鄉野郎中怎麼怎麼的’。東家說要借人來幫忙,我們以為是這位老爺子呢,還想著能跟他學兩手的。”

“哦,王老爺子現在軍醫處救死扶傷呢。”人是自己請來的,這樣的情形,對方心裡想必也憋屈,只是不好去同秦菀講不想幹而已。反正說好的也只是這一段時日,也不長久了。可是既然沒有好處反倒讓自家的大夫和病人都不自在,甚至這麼隨口一問,兩位大夫都頗有些忿然的樣子,那就沒必要借這個人了。可自己也不好打發人走啊!這倒成了請神容易送神難了。

“那些學徒還有多久才能派上用場?”

楊大夫揉揉額角,“怕是至少還得七八日,才能放手讓他們做些事。”

“好,我知道了。這回是我沒怎麼想周到,那接下來您二位再辛苦些。”顧琰便想著給四哥去封信,回頭想辦法讓軍醫處找孫小丁把這位馬太醫也借去幫忙,自己再封個紅包。這樣就不得罪人的把人送走了。至於去了軍醫處,王老爺子資格可比馬太醫老,由不得他再去軍醫處擺架子了。

這一日馬太醫來晚了,後來才知道樂善堂有了一位太醫坐鎮的名聲傳揚了出去。馬太醫被富戶請去出診去了,很是賺了一筆外快。至於這給名聲怎麼會傳出去,就只能問馬太醫本人了。畢竟王太醫從前也主動來幫過忙,可沒有這樣的訊息傳出去。再細細一問,這幾日,此人是藉著來樂善堂幫忙的名義不用在孫府待著,被這柳城不少富戶都請去出診過了。只要顧琰不在,他壓根沒有在樂善堂坐堂。

顧琰知道了也只是一笑了之,這是個熱衷利祿的主。和樂善堂不搭,完全不是一路人,人各有志不能勉強。現在只等孫小丁的書信送到,就好各自解脫了。

不過,在馬太醫出去賺次外快就進賬百兩的對比下,高楊二位每天如此忙碌才得一個月二十兩就有些寒磣了。顧琰便提出給二人漲月例。雖然樂善堂的日常花銷已經讓她心頭有些滴血,如果沒有新的進項搞不好會造成資金鍊斷掉,這也是不得不做的。說起來,明暉不會連她的經濟狀況都知曉,這才發了一萬兩的零花錢給她吧?

二人齊齊擺手,“東家,我們就在樂善堂,每月你需要往裡頭砸進二三百兩銀子我們心頭是有數的。你做的也是小本生意,一年三分之一的利潤都砸進樂善堂了。我們怎會在此時計較一些月例。就是你說的,等日後咱們也能劫富濟貧的時候,你再給我二人漲月例不遲。”

這才是志同道合,賓主盡歡。顧琰含笑點頭,“有那一日,定不會虧待二位大夫。”又轉頭對那些開始忙碌起來的學徒還有製藥師也許下承諾,“樂善堂如果發揚光大,諸位都是有功之人。”

“哈哈,我等就候著東家論功行賞了。”

翌日,顧琰帶上禮物前往王家在柳城的大宅去拜見路王氏。聽說,王家最開始就是在柳城起家的,所以這裡是王家的老宅。此時,路王氏和路老太君都住在這裡,王大奶奶等人便也過來作陪了。

車伕上前叩門報上家門,門房伸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