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夏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52 主賓,望族毒女,明夏輕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管事躬身道:“姑娘,路老太君一登門,小的就打發人出去打聽了。您再等會兒,應該就有訊息了。”
顧琰點點頭,“嗯,辦得好。”是個靈活的人,她最怕需要戳一下才動一下的下屬了。
訊息嗎,一部分是吳管事派出去的人聽回來的街談巷議。路家氣派的大馬車進柳城的時候引起了轟動,難免就有人說起了。還有一部分是聽秦菀身邊的裴媽媽說的。這個裴媽媽是秦家陪嫁過來的,原本因為之前說好的姑爺算是因為顧琰才沒了的,現在這個姑爺聽說也中意過她,因此有些不待見顧琰。可是現在看自家小姐和姑爺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的,這份不待見便消失了。知道顧琰在打聽這個人,便從半月門那邊過來把自己知道的一些說給她聽了。
吳管事派的小廝收集回來的資訊,路老太君是西邊最大姓路氏的族長的母親,路家八將七官,在西邊也算得一方人物。而路老太君本人別說方圓百里,就是整個西邊都是非常受敬重的一個人。為人樂善好施,處事公道。曾經帶著家中女眷作過不少擁軍的事兒。這樣的人物能出面給顧琰的及笄禮做主賓那是相當長臉的。
裴媽媽說的就是路老太君當年在宮中的事兒了,當年的顧大姑算是獨領風騷的人物。而這位路老太君就是比較板正的一個人了。兩個人都是宮中的女官,品級相當。不過顧大姑還做過皇帝、公主等人的老師,更加的有地位。不過,這位路老太君二十五歲放出宮卻是被路家上任的家主求娶做續絃,還生下了一兒一女。說起來比顧大姑在私生活上要幸福一些。
顧琰兩邊停下來,咋舌不已,怪不得需要晉王親筆書信才請得動呢。
吳管事又道:“姑娘,路老太君進城的時候是和另一個人同行的。”
“誰?”
“王家的老姑奶奶。”
哦,那位一手撐起王家家業,扶持幼弟也就是想著的王老太爺的女強人。
“她們什麼關係?”
“遠房姑嫂。但其實兩人地位相差很遠,王家的老姑奶奶那會兒錯過了花期,但她名聲太響亮,於是路家一個旁支,專管家族生意的就上門求娶了。”
怎麼,晉王這意思,要做個和事佬?難道王家和路家背後的靠山都是他?嗯,看問題不能這麼武斷跟簡單。這個時候還不能下結論。
小菊敲門進來,遞給顧琰一張紙,“姑娘,路老太君的飲食宜忌都在這上頭了。”
“嗯。”顧琰掃了一眼,很詳細,就連米飯要軟爛道幾分程度都有。她不再想其他,認真的為晚上的接風洗塵宴做起了準備。秦菀聽裴媽媽說顧琰要親自下廚,立即讓人過來傳話,她也要過來一起吃,幫顧琰當陪客。
顧琰笑道:“成,我領你們夫人的情。讓她費心幫我張羅及笄禮,我原本也是要感謝一番的。”有世子夫人當陪客,也不算怠慢路老太君就是了。錦上添花,有什麼不好的!
顧琰的手藝與用心,還有秦菀這個地位高、風趣幽默的陪客,接風宴路老太君吃得非常的舒心。
翌日,她謝絕了顧琰派人做導遊,自行帶著人在柳城裡溜達。顧琰收到訊息,她還去樂善堂與浣衣房看了看。顧琰不由得一哂,這位老太太其實並不是從心裡認同自己才走著一趟的,完全是抹不開監國王爺的面子。再怎麼說她和王家畢竟是親戚。
她這會兒正在寫請柬,既然是要舉行及笄禮,那自然要請客。因為主賓、贊者、司者都不是普通人,所以,會上門來的人不少。她索性給柳城有頭有臉的人都發一份請柬去。
秦菀坐在旁邊吃顧琰醃製的梅子,配她去年釀的桂花酒。
“哎,你來點麼?”秦菀把醃梅子遞過來。顧琰搖搖頭,她受三夫人影響,寫字的時候是很嚴謹的。不過,寫完手頭的這張請柬,她就有功夫調侃秦菀了,“一直抱著醃梅子吃,你不是那啥吧?”應該不能吧,這才幾天呢。
秦菀沒有聽懂,想問清楚就聽到顧琰招呼人進來先把寫好的請柬送出去。她拿起一張來看,脫口道:“哇,你的字真是越來越好了,還帶了一種飄逸。”
顧琰想了想,“大概是我的劍法最近有了點小成的緣故。”自從經歷了和胡漢林的生死之搏,顧琰對練武更加的放在心上了。
秦菀感興趣的道:“有小成了啊,行啊,那等忙完及笄禮,咱們比劃比劃。”
“好!此消彼長,你可不要輸給我了。”
院子裡路老太君正好進來,看到小廝拿著請柬要送出去,便示意拿給她看看。小廝知道這是主人的貴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