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泓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五章 京中的大佬們1,束手,陳泓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四十五章 京中的大佬們1
安南二十二年夏北方大旱,幾近顆粒無收,見此有蘇之皇蘇見豫下旨大赦天下,同時從京中撥糧支援北方,奈何國庫不足糧食遲遲未曾下放,就在此時松城知府一本上奏,說是前松城知府官淳歌在任時曾準確預測旱情,及早將糧食收於庫中,因而松城之糧可解北方一月之旱,並且給朝廷提供一個月的時間收集糧食,用於賑災。
此事一出,眾多百姓的討論熱點又回到了那個身在天牢的年輕人,眾人不禁為這樣未卜先知的人才感到可惜。眾多北方人民在得到糧食的時候一同為淳歌祈福,以報答這個為北方做出巨大貢獻的南方人。這下淳歌可謂是人不在江湖,可江湖上一直有他的傳說啊。
“乾爹這個官淳歌可真是了不得,人都在天牢了,還要興風作浪。”趙賢這幾日光是經過市集就聽到了不下十餘次百姓稱讚官淳歌的聲音,而且近來有許多北方官員委婉的要求蘇見豫釋放淳歌,這些都足以讓他憤怒不已。
“這就是人家的高明之處,他什麼都不爭,但該是他的是誰也奪不去。”林相倒是沒想到淳歌小小年紀就看透了《老子》中的那句:夫唯不爭,是以不去,就是因為不去刻意炫耀自己的功績,那些功勞才會被人做記住,真是將官鵬那套學了個遍。
“再高明又怎麼樣,還不是在天牢裡待著,皇上前些時候的大赦天下。他不是沒有在內嗎。”趙賢嫌棄的嘴角彷如提起的淳歌就是個病毒一樣,他與淳歌在這些年已經稱得上是勢同水火,到達一個有他沒我的地步,其原因則是淳歌的飛速崛起,以及不可估量的潛力。
趙賢是安南時期的進士,他並不是狀元所以他的起點比淳歌低了許多,當然即便他是狀元他的起點也不會比淳歌高的。趙賢與所有非狀元的考生一樣。同樣的仇視那些狀元,因為身為狀元總是會有許多機會冒頭,堪稱是這一科的代表。趙賢那一科的狀元顯然就有這樣的先天優勢,在那時的風頭可說是一時無二,而趙賢卻漸漸地被埋沒在人潮中。做一個小小的言官,偶爾跳出來說幾句無足輕重的諫言。他不甘心,年少的他同樣是輕狂的他,自以為滿腹經綸才華橫溢的他,但卻只能在人家屁股後頭看著人家飛黃騰達。
正當趙賢的仕途出現低谷的時候,一個轉折出現了。那時林相還不是相國,與陸卿士一樣是個卿士,他需要一個人做壓垮當時丞相的最後一根稻草。趙賢在一個偶然的時機知道了這個訊息。他毫不猶豫的投靠林相,為林相起草奏摺,成為林相手下的一員猛將,之後趙賢更是討好林相的夫人。才不過三年的光景就被林相收為義子。
在那三年裡趙賢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六品言官一躍成為四品翰林,繼而出現在朝野的視線內,這個時候距離趙賢中科舉的那會兒,足足過去了十幾年。這個速度可以說比正常官員快了五六年,然而較之淳歌,那絕對是天差地別,淳歌以五品為踏板。在成為狀元之前已是一方的巡按頗得民心,更運氣的是淳歌在成為同知的次年便榮升知府,這個速度無異於乘火箭,怎能讓趙賢不視淳歌為眼中釘肉中刺呢。
再者說當年淳歌的爹官鵬可是趙賢家沒落的主要原因,新仇舊恨疊加在一起,也難怪趙賢一心想要置淳歌於死地。至於趙賢這些年暗害淳歌的手段那可叫一個層出不窮,只是一切皆是在沒被淳歌知曉的情況下就破產了,也不只是誰人在暗中相助淳歌。
“看你平日裡也挺機靈的一個人,可別被嫉妒衝昏了頭腦。”林相是難得收了一個義子,多年來的提攜自是沒有斷過,趙賢也成為了林相手下的一員大將。當年在眾多的願為林相效犬馬之勞的官員中,林相唯獨欽點那個六品小官趙賢,並非是隨意而為,這些年趙賢在朝中的所作所為都讓他倍感欣慰,當然這要除去趙賢對淳歌使的那些不成效的小絆子。
“知道了乾爹。”趙賢撇了撇嘴,低聲說道。
“早些回去吧,這些日子也別往我這跑,皇上正煩著,你該是趁機分憂。”林相不著痕跡的將一張大額銀票塞給趙賢,林相的家產可說是數也數不清,但是都被存在一處隱蔽的地方,那個地方只有林相林洎趙賢三人知曉,由此可知趙賢在林相心中的地位。
“是”趙賢收起銀票,輕手輕腳地退了出去。
看著趙賢離開的背影,林相端起了手旁的茶,眯起了眼睛,似是回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那段輝煌但又黯淡的人生。
要說林相的年輕生涯,那可就是一個曲折離奇,林相的父親也是相國,故此林相自小就是高官之子身世顯赫。小時候的林相他的風采絲毫不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