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幽冥仙途,懷疑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太多了。不過,他也只能找那人與青吟做比較,卻忘了雙方之間巨大的差距,根本不能拿來相比。
兩個多時辰下來,青吟已讓他記得了明心劍宗最根本的“三化二真”中之第一化──化氣篇。
事實上,化氣篇乃是築基於內息基本搬運術而衍生出來,與那基本功法不同的是,化氣篇中所述,要複雜精妙得多。
其中包括了一系列對內息的培護、溫養、淬鍊、變化、昇華的步驟,使原來只是強身健體的內息,有效地利用成長,達到最後的質變昇華。
最重要的是,透過這樣的步驟,修煉者將會逐一瞭解身體的每一個微末之處,將其與自己的心神融為一體,達到意氣並至,神體同行的水準。
李珣在峰上的七年,不知不覺中,已將這些功課完成了大半,某些細微處,甚至超出了這一範疇。畢竟,生死的磨練,以及對精微法訣的參悟,乃是修真最需要也最難的條件。
李珣既有天資,又不缺乏毅力,短短七年間,在絕大的存活壓力之下,他幾乎每一刻都在練功,在參悟,在生死間遊走。
如是七年,足抵常人三十載苦修!
而青吟很快就發現了這一情況。
李珣在理解“化氣篇”時所提出的問題,大部分都是關於抽象的系統整合之類,對於更具體的一些實際問題,反而不太注重。
偶爾提出的一些疑問,已經完全超出了“化氣篇”的範疇,有些甚至精妙到連青吟都要仔細思索,才能解答的地步。
青吟留上了心,也在解答的過程中,一直注意著李珣的變化。
不出她所料,隨著問題一個個解開,李珣眼中精芒連閃,體內氣機流轉也越發順暢。青吟感覺到,往往是當她一個問題解開時,李珣體內便是一個關竅打通。
到了最後,各類關竅有如爆竹般接連爆響,氣隨心動,在各經絡間穿行不悖,內息盈縮隨意,漲落應心,短短時間,李珣的修為竟又上了一個層次。
青吟看著這般變化,唇角處顯出一絲笑容。
李珣並不知道他的修為長進全數落入青吟眼中,只覺得無比興奮,恨不能手舞足蹈,發洩心中快意。
因為青吟的解答實在太有效果,每一個解答,都會幫他打破一個癥結,穿透一層隔膜,帶來不小的收穫。
而當這些收穫積蓄到一定程度,便如那暴發的山洪,沖垮了他體內每一處堤防,將每一條經絡聯絡在一起,四通八達已不足形容其寬廣。
李珣覺得,這簡直就像是無邊的大海,澎湃的真氣充滿了每一處。
與之同時,在心神之中,某個見不得人的角落裡,他將這些領悟與幽明氣中的疑難互參,觸類旁通之下,也覺得頗有所獲。
“這幾日正該我運勢大旺,無往不利!”在青吟的授業告一段落時,李珣勉強抑住引吭高歌的衝動,興奮地想道。
此時,天色已漸漸昏暗,眼前的青吟仙師卻仍放射出眩目的光采,映得周圍花木,黯然失色。李珣看著這情景,心中卻是一動。
他輕咳一聲,試探性地道:“仙師……”
青吟收回觀景的目光,看向他的臉,李珣只覺得臉上一熱,差點兒忘了說話。
幸好及時反應過來,忙從懷中掏出用作照明的圓石,磨擦兩下,使其大放光彩,問道:“仙師,弟子在峰下拾得這塊奇石,只是不知它的來歷,仙師可否為弟子解惑?”
青吟只看了一眼,便訝道:“坐忘石!”
“坐忘石?”李珣下意識地重複了一遍,想到石上刻的那一個“忘”字,覺得倒也合拍。發現青吟的目光盯著他手上,當即不敢怠慢,忙將這奇石雙手奉上。
青吟用兩指拈著圓石,舉起細觀,數息之後便肯定道:“正是坐忘石,這也算是峰上的一件天生奇寶了!”
李珣見她臉上似有些喜愛之色,暗讚了自己一聲,連忙道:“弟子得入本宗門牆,正蒙仙師指點,又得親身教導,實無以為報。仙師如果喜歡這石頭,弟子這便送上,也遂了弟子的孝心。”
青吟瞥了他一眼,微笑道:“你可知這石頭的作用?”
李珣實話實說:“弟子不知。”
“三生坐忘,坐忘三生,都說這石頭能使人得三生之經緯,繼而復忘,即得而忘之,以全大道。通玄界高人參悟玄妙,破界飛昇之時,若有此寶相助,將事半功倍……你,還願給我嗎?”
李珣發自真心地笑了起來:“仙師說笑了,弟子尚有自知之明,就算修得道胎,長生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