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部分,道果,美麗心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靠著聖賢手稿,書院中諸多弟子學識大進,不過和邱言一人獨佔幾道不同,崇禮書院幾百口人,卻只能圍著兩本手稿轉,競爭自然激烈。
高松正是從競爭者的包圍中脫穎而出,建立了威名。
即便如此,他所得到的,依舊只是隻言片語,未得完整傳承,魂中雖有著聖賢氣息,卻難凝聚出精神,如邱言從張秦手中奪得的三道商家精神一樣,殘缺不堪。
“雖說可惜,但當斷則斷,邱言的棋力越發鋒利,傳來的感悟亦浩蕩中正,他這是堂堂正正的與我交流心中所學,我高松又豈能貪圖一時私利,行那鬼魅伎倆?應當奮起棋力,竭力與之拼鬥,好讓他不看輕了我崇禮一脈!”
此時的高松,經過意念洗禮,心境隱隱有了蛻變,對邱言的態度更是徹底改變,沒有了勾心鬥角的想法,取而代之的,是真心要交流所學、印證心意的念頭。
有了決定,其人棋勢頓變,節節逼近,寸土必爭,兇猛到了極點。
“哦?”感受到這些變化,邱言微微搖頭,“高松打算速戰速決了,也好,全力以赴的棋局廝殺,方能去偽存真,顯露出彼此真意……”
念隨心動,隨著高松軍勢的衝擊,其心意越發急切,記憶中對聖賢的感悟傾瀉而出,將領悟得最為透徹的一句傳了出去——
“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愛敬之至矣,禮節文貌之盛矣。”
祭祀,是為了表達心意和思慕之情,是忠信敬愛的最高表現,是理解儀式的極點!
隨著這句而來的,還有高松之師的註釋與講解!
瞬間,邱言感到渾身一震,但震得不是血肉身,而是遠在南疆的神靈身!
這道感悟,赫然牽動了神靈身,那神軀內的符篆急速旋轉!
下一刻,神力、香火心念從魂中洞湧出,朝著那道感悟蜂擁而去!
“沒想到!實在沒想到!居然會有這樣的意外收穫!”
神力與香火心念,在接觸到那一道感悟後,立刻聚散不定,在其中來回穿梭,迅速探究其中奧秘,這邱言的心裡亦生出波瀾。
“我早該想到,祭祀之禮也在《禮論》之中,孫聖更將之抬高至極,明確提出,凡塵所祭祀的事物,其實並不存在,這祭祀的儀式,其實是為表達情緒,倡導習俗,從而將儒家的教化潛移默化的貫徹於人心!這點,甚至可以指引我日後的道路!”
正當邱言感慨之時,那一道“祭者”感悟在被神力穿梭幾次之後,突然猛烈跳動,有了失控的跡象!
震動!
同一時間,桌案上的棋盤微微顫動,棋盤上的墨跡隱隱扭曲!
“神侵人道,感悟反噬?”邱言心中一凜,猜到了原因。
ps:感謝“萬劫不復123456”和“永恆老黑”投出的月票!
第四百一十六章化兩書,神道框架
心念一動,邱言抑住了神力與香火心念,將之收攏,鎖在魂中洞裡,血肉身軀重複純淨,接著分出一點意念,與“祭者”感悟接觸,試著將之拉入心中。
只是,經過了神道的刺激,這道感悟好似驚弓之鳥,即便邱言撤去了神道力量,但憑著這一點心念,依舊無法收攏感悟,吸納入心。
這也難怪,這道感悟,本就是強調人的作用,指出祭祀的儀式,並非為了冥冥存在,而是作用於人心,是種心靈慰藉。
在這道“祭者”感悟之中,神靈是被否定的,你用一個被否定了的力量,去接觸這道感悟,就彷彿是在衝擊一個人的三觀。
感悟本身並不能思考,是當年聖賢在思索後得出的結論,被這麼一衝擊,即使三觀因此而崩潰都不算意外,之前的失控,其實是源自感悟的本能。
震動之下,整道感悟甚至有了崩解趨勢,表述在外的,就是棋盤被其帶動著將要破碎,墨跡混亂。
邱言明白這些,並未慌亂,而是沉澱心思,將雜念丟擲,魂中一動,飛出感悟——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學至乎禮而止矣。”
這句話中,展現出的是君子所學,從耳入,記於心,貫穿言行,稍微說上一句、動上一動,就能成為他人效仿的榜樣,這其實也是一種禮,是為學的最終目的。
這句話,乃是勸學中的話語,早被邱言掌握,而今與禮論印證,更是綻放璀璨,與“祭者”感悟的核心相合。在保持一致的同時,更是隱約指出了“禮”成的過程,梳理前因後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