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4部分,道果,美麗心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尋常人家而言,或許價格低廉,可對於他們這樣的家庭來說,想買一本,至少也要節衣縮食幾天,而自己的母親一買就是兩本,其中付出可想而知。
“這都是因為擔心我啊。”對於緣由,孟三移自是清楚。
自那一日,在翰林院中再次碰見邱言,聽到了對方的一席話,孟三移回來,輾轉反側,反覆咀嚼,都有些不得要領。
本以為是邱言緣由動用權力,幫自己編戶齊民,成京城住戶。
要入那種地方幫工,固然是要身家清白,但由於國都之地,四方雲集,並非所有清白人家,都能落戶入籍的,如孟三移一家,就是代表,方才有此猜測。
但從邱言後面的話來看,又並非如此。
反覆思量,直到最近,孟三移是找到了一點脈絡,漸下決心,沒想到這一陣子以來的樣子,卻讓母親那般擔憂,越想越是愧疚,擔憂亦如影隨形,只是一番心意,作為兒子不能推辭。
收過兩書,孟三移與孟母說了幾句,他卻是將那兩本書收到了屋外一棵樹下,回來又道:“最近心神不定,令孃親擔憂,是孩兒的不是,只是著實心有掛礙,這才不定。”
孟母聽了,未感意外,自己的兒子,自是一眼就能看個通透,遂道:“我兒有什麼想不通的?為娘沒有讀過書,也幫不上忙。”
“如今已經想通,正要與孃親說,”孟三移笑了笑,“還望孃親能醃些肉食,過兩日孩兒要用。”
“肉食,”孟母面露一點難色,“家中用度並不寬裕,怕要等上幾日。”這個時代的肉食,尋常百姓家不可能頓頓都吃,而孟母剛拿錢買了兩本書來,暫時是沒有餘財再去買肉了。
“孩兒也知家中之事,非是要動用家中資財,”孟三移對家裡的情形,也是知曉的,“不是讓孃親去買,是要孃親準備些佐料,方便醃製,我已與村東頭李叔說好了,下午便隨他入林,看能不能打兩個野味。”
村東李家,是有名的獵戶,孟三移父親在世的時候,與他交情不淺,這些年其人對孟家母子也有所照看,孟三移能去翰林院幫工,還是靠他幫忙,託了名喜愛打獵的富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