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太基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 扣押張良,開局楚霸王,迦太基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是片刻後,進來一個將領,上前低聲道:“亞父,沛公跑了!”
“跑了!”
范增皺眉道。
“我等在大路上攔截,卻是不曾想,沛公讓車架走大路,沛公等走小路,截殺沛公失敗!”將領說道。
項羽笑著。
參謀者,決策者,執行者,各行其事,才能執行好一切。
可范增倒是好,既是參謀者,也是決策者,也是執行者,三位一體。項羽該做的事情,范增做了;項羽不該做的,范增也是做了。。
“需引進外人,制約范增了……適當敲打亞父了!”
項羽想到,忽然看向張良。
張良送上禮物,就要退去。
項羽上前道:“先生,可願留下?”
張良略微吃驚。
項羽繼續道:“吾幼年學書不成,又學劍又不成。只是軍爭,略有成就!”
“縱觀千古,吾之軍略,唯有白起,吳起,李牧可媲美,至於王翦、廉頗等,遜色我半籌!”
“然而,文治天下,吾卻是大大不如。自古有馬上打天下,未嘗有馬上治天下。先生,可願為吾管仲!”
項羽直接上前道,同時拔出半截寶劍,殺氣騰騰。
鴻門宴,跑掉劉邦不要緊,可張良不能跑掉。
他是上將軍,天下豪傑匯聚,手下有范增,有英布,有韓信,陳平,現在又是多了一個張良……又是佔據著關中。
范增,張良、陳平等,足以彌補他文治上的不足,豈會輸掉。
“上將軍所願,不敢辭!”張良心中苦笑道,只能是答應,不答應,寶劍就砍在脖子上。
“哈哈,我得先生,如魚得水,好似齊桓公得管仲,秦穆公得百里奚,吳王得伍子胥,勾踐得范蠡!”
項羽上前笑道,似乎很親切。
范增微微皺眉,總感覺籍兒似乎有些變化。
…………
跑掉一個劉邦,留下一個張良,不吃虧。
至於,張良人在曹營,心在漢。
項羽一點也不擔心。
張良,原來在韓王手下,與秦軍交戰不斷,各有勝負……可見張良軍事水平,不怎麼樣。
張良的優點,在出謀劃策,在大局上佈局,在人心上揣摩。
只可當參謀長,不可以當將軍。。
後世說,張良得到黃石公兵法,於是成為頂參謀長……所謂的黃石公賜書,只是假託而已。
戰國時代,法家誕生了三脈法術勢,商鞅重法,申不害重術,慎到重勢。然後韓非子,三術大成。
法,法律治理百姓之法。
勢,代表權位權力,掌控權勢之法。
術,陰陽話,官話,平衡術,洞察人心術。
在具體的應用上,君王制定法律,約束百姓和大臣。可再好的法律,也需要臣子們去執行;再好的法律,也有漏洞。
故而,有了勢和術。
勢,主要是君權神授,神話君王,傳播忠君思想,塑造一種大勢。勢,是為了彌補法的不足。
然而,人心複雜,千奇百怪,山頭不斷,黨爭不斷,僅僅靠法和勢,還有不足,於是有了術。
對於君王而言,法和勢屬於戰略層次,講述治國之道;術,屬於戰術層次,是用人之道。
術,就是陰陽話,不斷試探臣子;平衡術,讓臣子們內鬥;洞察人性的弱點,駕馭人才。還有特務手段,監控文武大臣。
在術的應用上,韓國最為出色,誕生了申不害,韓非,張良等人,本質上是一脈相承。
本質上,張良屬於法家術一脈,在洞察人心的基礎上,提出一個個戰略性建議。
這樣的人太聰明瞭,是頂級參謀長;可也因為太聰明瞭了,執行能力差,不可為將。
“當疏遠范增,最好封范增為王,到東方當攪屎棍,敬而遠之,高高捧起……算是另一個齊王韓信!”
“至於項家一脈,也是冊封到東方……主要在楚國那裡!”
“劉邦,冊封到沛縣為中心六郡!”
“在原來楚國的底盤上,將會有范增,項家一脈,楚懷王,劉邦等,四大派系,彼此勾心鬥角!”
“在六國原有土地上,冊封十幾個諸侯,彼此內鬥……諸侯內鬥最好了,諸侯不內鬥,聯手鬥我,就麻煩了!”
就好似後世,很多臣子不內鬥,聯手鬥君王,那就悲劇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