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部分,頂住職場壓力,攝氏0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傷害的感情通常很快會演變為憤怒。你可能會對自己說:“她以為她是誰?”或者“她必須為對我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傷心難過和憤怒不已的感情同時爆發,將一發不可收拾。
同樣,當他人對你過度保護時,你的感受與處於競爭被動方時有驚人的相似。當然,你很可能完全無能為力,習慣於被過度保護。但更普遍的情形是,當你跟對方交流時,你渴望得到平等的待遇或者至少得到一些認可。如果對方堅持對你過度保護,極有可能引發你的不快和憤怒。你可能會這樣想:“我真的像他想象的那麼無能嗎?”憤怒的表現還可能包括:“他憑什麼對我一手包辦,就像我什麼都做不好似的?”之後,憤怒和傷心就像上面所說的那樣同時爆發。
瞭解在這段存在衝突的關係中你和對方複雜的想法對改善你們的關係十分重要。儘管你們所處地位的不同,有人出於惡性競爭和過度保護的主動方,有人出於被動一方,但可能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傷心難過、憤怒不已或者感覺毫無價值。回答下列問題,弄清如何表達這些感受、以如何的方式表述對方的感受才能解決關係中的矛盾。
問題3:當你們雙方相互交流不愉快的感受時,你們的交流方式有何利弊?
如此的交流中主要的困難是我們可能在交流中重演這些不愉快的感情,這會使得關係更加惡化。重新感受這些不愉快的事情可能會使雙方更加牴觸彼此,而在你意識到這一點之前,關係已然惡化了。
假設你對一個競爭性很強的同事已然十分生氣,然後對他說:“你以為你是什麼人?我根本無法與你交流,你總是想壓過我。”對方辯解的回應可能是:“我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我從沒想傷害你。”這樣的回應可能會更加激怒你,你會說:“你只是在逃避責任。我不信你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在你意識到之前,這段關係愈發惡化了,而不會得到改善。而在你作為主動方,被對方質問時也會同樣發生類似的情形。
如果你一直處於某個家人的過度保護下,始終感到自己不夠優秀以致無法獨立生活,最終爆發了不滿的情緒。你可能會說:“你一定認為我就是一個無能的人。為什麼你就不能尊重我的能力?不是隻有你一個人才能夠做好。”你的家人可能對此很厭煩,會說:“我只是在努力保護你。但是,我覺得你不理解我。”這樣的回答只能讓你更加生氣,你可能會說:“我才不需要你來保護。你一定覺得你是無所不能的神吧。”如此一來,這段關係當即惡化。而且,當你作為主動方被對方質問時,也會發生同樣的情形。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掌握互動技巧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5)
進行有效交流
那麼,怎樣才能以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進行交流以解決關係中存在的矛盾和衝突呢?最重要的是,你必須瞭解自己在這種情況下的感覺,但是不要受其影響而產生抵制、批判的情緒。你需要探討你自己和你面對的人不愉快的感覺,為下一步更加有效的交流做好準備。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假設這樣一個情形,你的同事正在跟你攀比競爭。與他探討時,你可以說:“最近我對我們的關係感到很難過。我知道你不是故意想要傷害我,但是我覺得你總想超過我,這讓我有些傷心。我感到難過主要是因為我們之間的感情對我十分重要,我希望我們都能夠互相配合,積極合作,這對我們倆都好,也有助於達到我們共同的目標。”這種形式的交流可能就不會引發對方牴觸的心理。他或許就會說:“很抱歉,我不知道跟我一起工作讓你這麼難過。我只是在努力做好我自己的事情。你說得對,我們以後試著多找些機會共同工作吧。”
如果你在與對方競爭,你的同事不希望繼續有這麼多衝突,同樣的情形可能也會發生。如果你的同事採用了上述方式與你溝通,你可能也不會有牴觸心理。
關於過度保護型的關係,這種方式同樣有效。在與對你過度保護的家人談話時,你應該澄清你理解她這樣做是為了保護你,你很感激,但是在這種環境下,你會難以有自己的成就。如果這樣的交流不是以憤怒責備的方式進行,可能就不會引發家人的牴觸心理。她很有可能向你道歉並且同意找到有效方法。當然,如果你是提供保護的一方,而你的家人以同樣的方式與你溝通,那麼只要你足夠開明,必然也會產生積極效果。
回答問題3時,仔細思考這段存在矛盾衝突的關係中你們雙方具體的感受,確定你是否能夠對這個問題進行一次平靜愉悅的交流。你覺得自己能以上述方式跟對方交流嗎?如果能,這將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