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部分,血色賭石,上網找工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別墅,這麼多年他為這事傷透了腦筋!手上不積攢五千萬就沒法與賽當那鬥,可是他一時去哪裡弄到這大筆錢!
真是不可救藥!就因為贖別墅難,才要到處捕捉機會呀!成天像坐茶館的比吹牛,您能吹出天文數字!慕雲不願與他爭論,說從明天起,晚上他回城郊洋樓,白天去賭石場。
段爺當場火了:“他們都是你的同胞啊!看在華僑的面子才來,哪有把客人朝外趕的!俗話說茶煙不分家,這是老祖宗的禮節!何況幫忙看石頭是積德積善,為這些可憐的窮華僑發點小財!莫忘了自己也窮酸過,發富了就瞧不起人,還裝哪樣大佬的!你懂不懂人氣旺就是資訊集散地?曉不曉得我這樣做也是為了贖別墅!”
“賭石不是一般人玩的!段爺說這是幫華僑老鄉,倒不如說是害他們。這幫人不願吃苦學技藝,成天吹牛,幻想石頭蹦出整金山;加上心理素質差、賭性十足,就算一時暴富,最終也會落得傾家蕩產,下場比現在還慘。要曉得,賭是我們華人的劣根性呢!”
一席話說得段爺惱羞成怒:“你意思是我教壞了你,把你變成賭棍?在緬甸不賭石哪有我們的出路,說話簡直是混賬!”
“好了好了段爺,我們父子倆最好不要爭吵。”慕雲心煩意亂地搖手製止,“您曉得我的時間實在陪不起,段爺要考慮清楚,如果您對贖別墅不感興趣,我就另作打算。”
“那好吧,你想幹哪樣就幹哪樣,以後我們誰也不干涉誰。”段爺一口答應,過後黯然神傷:“有誰理解我的心情,沒有阿慧,我怕住在洋樓裡憋死;一旦想起她可憐巴巴的,挎著包袱走了,那地方就更冷清、更孤獨,我恨不得想哭……”
頓時房間陷於死一般的沉默。搬到洋樓時是四人,晚上阿慧給大家做吃的喝的,聚在一起談天說地其樂融融;現在落得只剩師徒兼父子,一對華僑羈旅酒店,兩人境況如此淒涼。
這是慕雲沒料到的,自從阿慧走後段爺心情一蹶不振,洋樓失去女主人變得毫無生氣,大院裡荒草淹沒花木,樓內蒙塵遊絲,像座潛藏幽靈的陰森古堡。睹舊物最容易傷感,使人聯想起阿慧的不幸遭遇,以及與她不堪回首的往事。
燈火闌珊(3)
現在他才明白,段爺的頹廢是一種無淚的傷痛,不可能被他說服;因為他自己也有同感,想起阿慧就莫名地傷心,被負罪感壓抑得喘不過氣。同時他也對不起阿香,內心一直愧疚,枉費了她的真情厚意。他真不想在佤城呆了,打算賭石賺幾筆,湊足贖別墅的錢,解決段爺養老就雲遊;然後去孟芒鎮向阿香當面道歉,了卻心願或出家或回國。時間緊迫,這事再也不能拖了。由此他心情鬱悶,起身對段爺說出去散心,逛一下夜市就回。
走出酒店,佤城的夜色沉默而朦朧,一排昏黃的街燈映照著冷清;微風從伊洛瓦底江吹來,清涼的溼氣將城中的悶熱漸漸驅散。路上行人稀少,漆黑的天底下傳出空洞的足音,彷彿只有他一人在夜行。這時街面的店鋪了無生氣,大多數人家在忙於打烊。
緬甸的“點燈節”在中國叫“鬼節”,即農曆七月十五“鬼門關”,不過他們是緬歷七月十五。在緬甸不論是緬族還是華僑,都篤信佛教,“點燈節”是其重要的節日,風俗規定節前三個月不能動土,例如做房子、搬家、結婚等等工程性的事宜。這使他油然想起茶樓一幕,那天阿香約定半月內回孟芒鎮。現在他有所醒悟,估計阿香想趕在“點燈節”前邀親戚到場認親,象徵性地補辦結婚儀式;同時也警覺,為什麼奈枝將軍要關他半個月才肯釋放?這種猜疑一直揮之不去,但人世上的事紛繁複雜,既然是出來散心,就得多想些高興的事。
他享受這夜的寧靜,彷彿在漫步人生路。夜幕下,佤城的“點燈節”肅穆、悄無聲息。黑暗裡每家在默默地給亡靈燒香,在房前屋後、大門旁邊、每一棵樹下,點上一盞蠟燭或油燈;然後虔誠地雙掌合十給先人作揖、磕頭,預祝故亡者在陰間百事順心。遊覽街面,無數盞冥燈如搖曳的幽靈,星星點點從佤城鋪開,一直伸延到天際、潛入黑暗的地府;放眼望去,大地成了亡靈之燈的海洋。
這種景象與家鄉的風俗差不多。文革將香燭錢紙列為“四舊”,禁止祭祀神靈和鬼魂;但是在“鬼門關”這天,被世間窮苦日子折磨怕了的人們,夜半偷偷摸摸給故亡者燒冥錢,擔心苦難的親人在陰間因拮据再受饑饉。
緬甸的“點燈節”肅穆而莊重,觸景生情,身為異國他鄉之客,更鉤起他的思鄉情懷,家鄉的山山水水、親人們和藹質樸的面容,如一幅幅醉人的畫卷在他腦海盪漾。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