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部分,掌上嬌,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禮會直言問他,為什麼一定要瓊姐兒嫁給談昶年。
他不由的抬眸,看向高孝禮。
其實高孝禮心裡什麼都清楚,所以才會說他和老太太捨棄了瓊姐兒。
崔潤無奈的搖了搖頭:“事到如今,我也沒有什麼打算,無非是走一步算一步,若能不觸陛下的逆鱗,自然將來還有出人頭地的日子。”
高孝禮等的,其實就是這句話。
陛下雖然現在還無心動崔家,也沒有要動崔潤的意思。
可是許維淵已經咬上了崔潤,等到崔溥被押解入京,牽連出甄家的事情來,許維淵還指不定要怎麼參崔潤。
倒不是說二人固有舊仇,只是許維淵這個人實在是又臭又硬。
他要是一心覺得崔潤當日包庇崔溥,先是為了兄弟情義,後是也同雲南有瓜葛,那參奏的摺子就會一道接著一道的呈送到陛下的面前去。
崔潤現如今還在京城頻繁的走動,眼下看來,可實在不是什麼妙事。
他今天說這些話,無非是希望崔潤自己看明白現在的處境,能夠儘早的抽身而退,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
這會兒聽他鬆了口,高孝禮也不由的長出一口氣,懸著的一顆心稍稍放了下去。
“姐夫既然是這樣想的,就早些動身回應天府吧。”高孝禮聲兒很平,話語中是不起波瀾,“崔溥的事情鬧出來,家裡指不定要如何恐慌,二房和三房也是心思各異的,還是要姐夫親自鎮著才好。”
他的話說的很是委婉,聽起來全都是在替崔潤做考慮。
可實際上崔潤聽得出來,這是催著他快點離開京城啊。
於是崔潤眯了眼:“你似乎很怕我留在京城?”
高孝禮一楞,轉而唇角微揚:“我沒什麼怕的,只是好心勸姐夫罷了。說到底咱們還是一家人,如果照姐夫這個做事的方法,將來難免要出事。”
崔潤沉了沉聲:“你在嚇唬我。”
這句話不是疑問,反倒是平靜的陳述。
高孝禮也沒立時開口去反駁他,反而整個人往椅背上靠了靠,斜眼看過去:“姐夫當是什麼都好,我還是那句話,京城是非地,實在不宜久留,姐夫還是早日選了黃道吉日動身回家的好。”
他說完後,見崔潤動了動唇,似乎是有話要說,於是先他一步開了口,繼續說道:“姐夫是辦大事的人,兒女情長不看在眼裡,只是自己的兩個兒子,總該上上心。昱哥兒長久的留在京中,同哥兒處在一個屋簷下,在我看來,也不是什麼好事。”
聽了這句話,崔潤心裡不由的一沉。
他突然就想起了薛成嬌的匆匆離府,還有小兒子的萎靡不振,甚至於他剛到京城的那兩天,兩個兒子貌合神離的樣子,他可是全都看在眼裡的。
此時高孝禮提起,也許是無意,也許是有心,但總歸是給他提了個醒兒。
京城不光有前途,還有薛成嬌
他如此想著,就衝外頭叫了人進屋。
屋外守著的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推開門邁進屋中,拱手請了安:“老爺什麼吩咐?”
崔潤掃了一眼過去:“才剛不是給了你兒子一封書信,叫他帶回應天府交給老太太嗎?”
來人沉了沉聲,點頭應了個是。
崔潤想了下:“現在就派人去追他回來,你去告訴二爺,叫他帶上信帶上人,先行一步回家去。”
來人是隻管聽吩咐守本分的,一個字也不多問,噯了一聲就退了出去。
高孝禮聽了他這樣的吩咐,眼底黑了又黑:“姐夫這是不打算走了?”
“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但是現在不是走的時候。”崔潤深吸了一口氣,“前兩日約了康定伯三日後小聚,我如何好動身離京?你既然有兩宗擔憂,我如今先打發昱哥兒家去,你也放寬心吧。”
高孝禮眉頭緊鎖,一個勁兒的搖頭。
可是崔潤有崔潤的脾氣,他是做妻弟的,能勸他一次兩次,卻不能三番五次的說這些話。
大家都是在朝為官的人,他一個勁兒的要崔潤離開京城,說得多了,難保崔潤心裡會犯嘀咕,也許他是怕將來出事會連累到自己呢?
這一點,是高孝禮絕不願見的。
於是他只好收了聲,所有的後話一概都不再提了。
再說萬雲陽那裡,他一路隨著其素進了宮,搭眼掃了掃走動的方向,咦了一聲:“陛下在清風殿?”
其素也不回頭,只管在前頭引路,回了一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