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部分,掌上嬌,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來,顯然是陛下所為。
他身上這個戶部提舉被順勢扒拉了下去,但是陛下也沒放他回應天府去。
要真是想重用,何不叫他回家安心待考,等來日會試高中,不是更好嗎?(未完待續。)
285:不是紈絝
高孝禮看著他臉上露出的清明神色,眼中的笑意凝了凝:“凡監察御史,皆選於監生或進士者。還記得這句話嗎?”
薛成嬌在津縣發生的事情,劉光同未必就真的沒有告訴陛下。
當日劉光同拒絕他,是拒絕幫他參崔溥這一本。
換句話說,他完全可能把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告訴陛下,讓陛下知道,甄家已經按耐不住了。
而這件事情,會成為崔溥的死穴,還有可能會在甄家被重創之時,再添上重重的一筆。
這之後呢?
陛下恩典他入入國子監,聯絡上之前希望他打探雲南的訊息,還有劉光同所說的嚴競案很可能被重提。
這種種事情全部串到一起,一個念頭,就在崔旻腦海中生成了。
“陛下也許是有意委我為雲南道監察御史,可是我的資歷卻不夠,所以要把我放到國子監去,不管學的如何,要的,只不過是一個監生的名頭。”崔旻的語調放的很慢,一字一頓的,又咬重了名頭二字。
高孝禮揚了揚眉:“這樣說也許太匪夷所思,畢竟一個十五歲的舉人,陛下要委你此任,說出去誰也不會信。”
話音落下去,他深看了崔旻一眼,頓了須臾,復開口道:“但這是唯一說得通的,也只有這個原因,能把所有的事情串聯起來。”
雲南道監察御史啊。
針對的不就是甄氏一族嗎?
而且由他來舉發,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崔溥是他親叔叔,他也深知陸秉均和崔溥的關係親厚,再放眼朝堂之上,誰不知道陸秉均是甄氏一黨?大家不過心照不宣罷了。
他要做的,是蒐集證據。
或者說,根本就不需要。
到了必要的時候,該有的證據,都會自動送到他面前來。
他只需要一道摺子參到御前,這就足夠了。
然而這樣突如其來的認知,卻讓一向穩重的崔旻,有些手足無措了。
誠如高孝禮所說,如果陛下真的是這樣的盤算,只怕要不了多久,他就會直接被欽點為雲南道監察御史。
能不能從國子監畢業,對陛下來說,也許都不重要了。
他入過了國子監,這就足夠了。
他才十五歲,監察御史雖然秩不過七品而已,但這是直隸於陛下的科道官,其權不可謂不重。
登高跌重這四個字,從前的孟朝,現在的王芳,哪一個不是這樣的?
更不要說他這樣的出身,又有這樣的人脈。
從高孝禮的書房出來時,崔旻整個人都還有些懵。
他不知道接下來等著他的會是什麼。
他也從來沒想過,事情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當日一個戶部提舉,已然是了不得的,如今要是派給他一個監察御史,世人嫉恨的口水,只怕都能把他給淹死了。
一直到這日後半天,燕翕才找上了門來。
彼時崔旻提了酒壺在小酌,下人帶著燕翕進了他的小院時,他眼風掃過去,不以為意:“你怎麼來了?”
燕翕一眼看見他手中酒壺,偏了偏頭,眸色略深:“子璋說你家中有事,不能赴宴,我還當是什麼事。一個人喝悶酒,也不去跟我們聚了?看來陛下這一道旨意,叫你內心惶惶啊。”
崔旻提壺的手僵了僵,嗤笑了一聲:“你總是這樣,彷彿什麼都看得透,可其實什麼也不知道。”
這句話聽來似乎有些挑釁的意味,只是燕翕沒放在心上。
他步子邁的大,幾步就上了前,在石凳上坐下來。
崔旻的酒又要往嘴裡送,他先抬手壓住了:“我想跟你談一談。”
崔旻手腕處略轉了轉,示意他鬆開。
燕翕果然放開了手,目光灼灼的看著那隻酒杯。
崔旻想了會兒,放下杯:“談什麼?”
“談你如今的處境。”燕翕微一挑眉,“入國子監,對你來說是很尷尬的事情,不是嗎?”
他說完了,見崔旻臉色稍稍難看了些,心說果然是這樣的。
可他絲毫沒有打算收住接下來的話,於是又道:“我與你相識幾個月,這幾個月以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