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官場現形記,青澀春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一副大紅金帖,上寫著:“謹擇十月初三日,因小孫秋闈①僥倖,敬治薄酒,恭候臺光。”下寫:“趙大禮率男百壽暨孫溫載拜。”外面紅封套籤條居中寫著“王大人”三個字,下面注著“城裡石碑樓進士第”八個小字。大家知道,請的就是那王鄉紳了。另外又煩王孝廉寫一封四六信,無非是仰慕他,記掛他,屆期務必求他賞光的一派話。趙老頭兒又叫在後面加註一筆,說趕初一先打發孩子趕驢上城,等初二就好騎了下來;這裡打掃了兩間莊房,好請他多住幾天。帖子送去,王鄉紳答應說來。趙老頭兒不勝之喜。
①秋闈:秋天進行考試。闈,指進行舉人、進士考試的地方,考試日期在秋天。
有事便長,無話便短。看看日子,一天近似一天,趙家一門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盡,人仰馬翻。到了初三黑早,趙老頭兒從炕上爬起,喚醒了老伴並一家人起來,打火燒水洗臉,換衣裳,吃早飯。諸事停當,已有辰牌時分,趕著先到祠堂裡上祭。當下都讓這中舉的趙溫走在頭裡,屁股後頭才是他爺爺,他爸爸,他叔子,他兄弟,跟了一大串。走進了祠堂門,有幾個本家都迎了出來,只有一個老漢,嘴上掛著兩撇鬍子,手裡拿著一根長旱菸袋,坐在那裡不動。趙溫一見,認得他是族長,趕忙走過來叫了一聲“大公公”。那老漢點點頭兒,拿眼把他上下估量了一回;單讓他一個坐下,同他講道:“大相公,恭喜你,現在做了皇帝家人了!不知道我們祖先積了些甚麼陰功,今日都應在你一人身上。聽見老一輩子的講,要中一個舉,是很不容易呢:進去考的時候,祖宗三代都跟了進去,站在龍門①老等,幫著你抗考籃,不然,那一百多斤的東西,怎麼拿得動呢?還說是文昌老爺是陰間裡的主考。等到放榜的那一天,文昌老爺穿戴著紗帽圓領,坐在上面;底下圍著多少判官,在那裡寫榜。陰間裡中的是誰,陽間裡的榜上也就中誰,那是一點不會錯的。到這時候,那些中舉的祖宗三代,又要到陰間裡看榜,又要到玉皇大帝跟前謝恩,總要三四夜不能睡覺哩。大相公,這些祖先熬到今天受你的供,真真是不容易呢。”
①龍門:指鄉試考場的二門,也有指第三門,其意是跨過這門就可一舉成
爺兒兩個正在屋裡講話。忽然外面一片人聲吵鬧。問是甚麼事情,只見趙溫的爺爺滿頭是汗,正在那裡跺著腳罵廚子,說:“他們到如今還不來!這些王八崽子,不吃好草料的!停會子告訴王鄉紳,一定送他們到衙門裡去!”嘴裡罵著,手裡拿著一頂大帽子,借他當扇子扇,搖來搖去,氣得眼睛都發了紅了。正說著,只見廚子挑了碗盞傢伙進來。大家拿他抱怨。廚名,取“鯉魚跳龍門”的意思。
子回說:“我的爺!從早晨到如今,餓著肚皮走了三十多里路,為的那一項!半個老錢沒有瞧見,倒說先把咱往衙門裡送。城裡的大官大府,翰林、尚書,咱伺候過多少,沒瞧過他這囚攮①的暴發戶,在咱面上混充老爺!開口王鄉紳,閉口王鄉紳,像他這樣的老爺,只怕替王鄉紳拴鞋還不要他哩!”一面罵,一面把炒菜的杓子往地下一摜,說:“咱老子不做啦,等他送罷!”這裡大家見廚子動了氣,不做菜,祠堂祭不成,大家坍臺,又虧了趙溫的叔叔走過來,左說好話,右說好話,好容易把廚子騙住了,一樣一樣的做現成了,端了去擺供。當下合族公推新孝廉主祭,族長陪祭,大眾跟著磕頭。雖有贊禮先生旁邊吆喝著,無奈他們都是鄉下人,不懂得這樣的規矩,也有先作揖,後磕頭的,也有磕起頭來,再作一個揖的。禮生見他們參差不齊,也只好由著他們敷衍了事。一時祭罷祠堂,回到自己屋裡,便是一起一起的人來客往,算起來還是穿草鞋的多。送的分子,倒也絡續不斷;頂多的一百銅錢,其餘二十、三十也有,再少卻亦沒有了。
①囚攮:罵人語。
看看日頭向西,人報王鄉紳下來了。趙老頭兒祖孫三代,早已等得心焦,吃喜酒的人,都要等著王鄉紳來到方才開席,大家餓了肚皮,亦正等的不耐煩。忽然聽說來了,賽如天上掉下來的一般,大家迎了出來。原來這王鄉紳坐的是轎車,還沒有走到門前,趙溫的爸爸搶上一步,把牲口攏住,帶至門前。王鄉紳下車,爺兒三個連忙打恭作揖,如同捧鳳凰似的捧了進來,在上首第一位坐下。
這裡請的陪客,只有王孝廉賓東兩個。王孝廉同王鄉紳敘起來還是本家,王孝廉比王鄉紳小一輩,因此他二人以叔侄相稱。他東家方必開因為趙老頭兒說過,今日有心要叫王鄉紳考考他兒子老三的才情,所以也戴了紅帽子、白頂子,穿著天青外褂,裝做斯斯文文的樣子,陪在下面;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