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夢傾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八十四章:戰後安排,召喚之天下歸一,一醉夢傾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蘇系。
南中道刺史楊士奇,是典型的崔系,嶺南道刺史荀彧是潁川世家的,也就是說,穎汝道、江東道是蔣系的,淮南道、南中道是崔系的,蜀中道是蘇系,嶺南道、荊南道屬於世家一派,荊北道、南陽道屬於皇親一派,這就是九道的派系歸屬。
幾大派系裡面,唯獨張賓的張系沒有一道刺史的人,而這一次新出了山東道和徐州道,張賓覺得自己得爭一爭,不然以後這樣的機會就真輪不到自己了,而現在張賓的張系裡面,唯一有資格爭奪一道刺史位置的,就只有張賓的小舅子虞允文了。
處於先發制人的打算,張賓率先出列說道:“陛下,正所謂舉賢不避親,潁川太守虞允文雖然是臣的妻弟,但是能力不凡,先後出任西城縣令、上庸太守、潁川太守,政績彪炳,臣以為虞允文可出任一道刺史。”
“張相此言差矣,虞允文雖然是可造之材,能力不俗,然其自上庸太守調任潁川太守一職不過數年,驟然升遷一道刺史,為免有些操之過急了,要知道大鄧各地的太守,論能力,不弱於他虞允文的大有人在,論資歷,勝過他虞允文的也不計其數,倘若讓其出任一道刺史,恐引起底下人的不服,對大鄧各地的穩定有影響啊。”張賓的想法是好,但是隻有兩個刺史的位置,正所謂僧多粥少,其他派系又怎麼會輕易的讓張賓如願呢?這不,蔣琬率先出來反對了。
在上一次,滅亡南國之後,鄧昇便新設立了南中道和嶺南道,但是由於各大派系的圍攻,蔣琬被迫放棄了這兩個位置,現在好不容易又出現了兩個刺史位置,蔣琬又怎麼會輕易放過呢?
不過蔣系作為各大派系之中實力最強的,其他派系又怎麼會眼睜睜的看著蔣系的實力進一步增強呢?作為百官之首的中書令,崔浩自然也不願意了,不過崔系的實力大多都是在朝中,在地方上面的干將不多,這一次恐怕也沒有什麼機會,但是相比於一道刺史的位置落入蔣系手中,崔浩更加願意張系得到,畢竟各大派系裡面,就屬張系最弱了,讓張系拿到刺史的位置,對崔系而言並沒有多大影響,而且也能透過這一次的示好,在接下來的太守的爭奪裡面,得到張賓的支援也很不錯。
想到這一層,崔浩連忙出列說道:“蔣相所言,本官可不敢苟同,虞允文雖然資歷上略顯不足,但是能力卻是頂尖的,出任潁川太守以來,深受百姓愛戴,與潁川各大世家的相處也是相得益彰,出任一道刺史並無不可。”
崔浩這一發話,各大派系的領頭人也迅速加入,而其中以禮部尚書陳群最為激烈,當初為了讓荀彧拿下一道刺史的位置,潁川世家付出了潁川太守一職,如果能夠支援虞允文當上一道刺史,那潁川太守的位置就空了出來,潁川世家就有機會再一次把這個位置拿回來,況且自己支援虞允文,一旦成功,勢必會使張系和崔系對自己產生好感,拿下潁川太守的位置也希望很大,所以陳群便開始不遺餘力的支援張賓。
很快,乾陽宮中的一眾大臣便開始爭吵起來了,搞得整個乾陽宮就好像菜市場一樣。
“好了,都別吵!”鄧昇實在受不了了,大喝一聲,說道:“都是國之重臣,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傳出去,讓天下人如何看待?”
“陛下贖罪!”眾人見鄧昇發話,紛紛請罪道。
鄧昇說道:“一道刺史之位,關乎一地之穩定,關乎我大鄧之根基,能夠出任之人,必定是安邦定國之能臣,你等作為朝中重臣,就是為為國舉薦良才,而不是為了一己私利,朕不管你們是什麼派系,有什麼利益,如果觸犯了國家的利益,朕都嚴懲不貸。”
自從中原之戰開打之後,鄧昇便將朝中政務全部交給了太子鄧灝,而沒了鄧昇的約束,朝中各大派系的爭鬥有些越發激烈,甚至鄧灝也曾多次的向鄧昇訴苦,不過礙於中原之戰正打得如火如荼,鄧昇也只好暫時壓下去,現在終於騰出手了,鄧昇覺得很有必要敲打一下這些所謂的派系,讓他們有所收斂。
待鎮住這些重臣之後,鄧昇便向一旁的鄧灝問道:“太子,你是儲君,而且這幾年一直在監國,不知你對於虞允文此人如何看?其能否勝任一道刺史?”
鄧灝心裡在權衡利弊,在監國這幾年,他也見識過了各大派系的明爭暗鬥,雖然有些不喜,不過鄧昇說過,良好的爭鬥有利於君王掌控朝堂,所以鄧灝也只能聽之任之,只要不出現太大的問題,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現在鄧昇問他虞允文如何,鄧灝知道,這是鄧昇在考驗他,其實有資格出任一道刺史的人,大有人在,不過出於平衡各大派系,這個人選也不能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