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夢傾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四十三章:明七閻雄,召喚之天下歸一,一醉夢傾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本將自然知曉,但是本將想聽真話!”沈知說道,閻雄所說的道理,沈知當然清楚了,現在他們駐守黽池,面對十萬鄧軍,本就十分吃力,現在這則訊息傳出,如果沈知不出面否定其真實性,秦軍軍心肯定會動搖,對士氣打擊很大的,但是沈知還是想知道這則訊息是不是真的。
閻雄搖了搖頭,說道:“將軍,下官不知,黽池遠離長安、遠離趙國,下官又怎能知曉呢?但是依下官看來,此事十有八九都是真的。”
“不可能的!”沈知聞言,忽然暴起,將案桌上的東西掃落在地,面目猙獰的說道:“絕對不可能的,秦趙乃是盟友,就算不是盟友,但是如今的秦趙,早已經成了唇齒相依的關係了,如果大秦沒了,趙國拿什麼去抗衡鄧國呢?無論怎麼看,趙國都不會放棄大秦的!”
“唉……”看到沈知這番模樣,閻雄不禁嘆了一口氣,說道:“將軍心中早有定論了,又何必如此呢?大秦與趙國之間的盟約,只不過是利益關係,互相利用而已,退一萬步說,就算趙國有心救我大秦,又哪來的實力呢?”
閻雄走到沈知身旁,繼續說道:“昔日兩國結盟之時,我大秦實力猶在,坐擁三十萬精銳,秦趙合力之下,能與威壓天下的強鄧抗衡,但是如今我大秦精銳只剩這不足半數,還要面對數十萬鄧軍的圍攻,敗局已定,趙國又怎麼會繼續在我大秦身上浪費實力呢?倘若趙國出動大軍,仍無法救得大秦,反而損兵折將,豈不是得不償失?趙國智者眾多,他們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的。”
“況且,如今趙國正在北疆與胡人大戰,徵發了數十萬大軍,國內兵馬並不多,他們又能出動多少兵馬呢?”閻雄繼續說道。
“那豈不是說我大秦已經回天乏術了?只能坐等滅亡了?”沈知身子一軟,癱坐在墊子上,臉色蒼白的說道。
閻雄艱難的點了點頭,說道:“雖然下官很不想承認,但是事實卻擺在了眼前,如今大秦之危局,除非是鄧國突發內亂,不然大秦恐怕難逃厄運,而且就算鄧軍退了,但是我大秦要塞大部分落入了鄧國之手,鄧軍下一次的攻勢我們也擋不住的,事實上,從武安君兵敗巴蜀開始,我大秦的結局就已經註定了,後來王楓將軍慘敗長平亭,則是將我大秦進一步推向深淵!”
秦國巔峰之時,坐擁四十萬百戰精銳,雖然只有四十萬,但是卻可以與鄧國、趙國抗衡,究其原因就是這四十萬大軍都是百戰精銳,戰力非凡,但是巴蜀一戰、長平亭一戰,秦國折損了將近二十萬大軍,遭受重創,雖然後來又徵集了十幾萬兵馬,但是新徵集的兵馬無論如何都比不上那些百戰精銳的,也是從那個時候起,秦國就全方面落後於鄧趙兩國了。
“大膽!閻雄,你敢詛咒大秦,莫不是想投降鄧軍?”沈知對著閻雄大聲呵斥道。
“下官不敢!下官身為大秦之臣,自當與大秦共存亡,但是將軍,我等不可以漠視現實的,今日下官的話有些多了,還請將軍見諒,下官先行告退了!”閻雄說完,便離開了,獨留下沈知一人。
閻雄回到自己的住所之後,他的管家便捧著一杯茶走進來,然後默默地關上了房門,小聲對閻雄說道:“明七大人,沈知還是執迷不悟嗎?”
明七,這是明鏡第一批骨幹的代號,而被管家稱呼明七之人,正是眼前這位黽池縣令閻雄了。
“我並沒有明言勸說沈知投降,但是觀沈知的表現,他只不過是有些難以接受而已,我與沈知相處也有一段時間了,發現其並不是迂腐之人,對秦國是忠心,但是不代表在明知道秦國必亡的情況,還願意為秦國赴死的,只不過火候還沒到罷了。”
“但是如此下來,我等什麼時候才能完成明首大人的命令啊,早知道慕容恪大將軍可不會等那麼長時間的!”管家說道。
閻雄是明七的化名,明七是當年蘇弘草創明鏡的時候招募的第一批成員,一共有十八人,而明七則是排行第七,後來被蘇弘派遣到當時還是漢國的關中做間諜,並且化名閻雄,在漢國出仕,只不過還沒有等到上位的時候,漢國就被秦國給滅了,關中也成了秦國的地盤,閻雄也順勢投降了秦國,但是因為降臣的關係,閻雄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機會,後來被派到黽池當縣令,本以為慕容恪率軍殺到,自己便可以順勢開城投降,就可以回到鄧國了,但是誰知道沈知突然到來,打亂了閻雄的計劃。
雖然計劃被打亂了,但是閻雄心中卻有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勸降沈知,別人可能不清楚,但是閻雄在秦國為官多年,對沈知的情況也是頗有了解的,沈知還不到四十歲,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