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部分,神箭傳說,莫莫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支羽箭卻直中潘宗向的刀鋒,巨大的力量加上腹部的疼痛,讓他再無法穩住身形,手中長刀脫手而飛,整個人也癱坐地上。“卟!”死神之箭終於射出,一箭從渾邪王頸部射入,猶自滴血的箭尖從喉嚨直透而出。
雖然相距二百步,但楊誠的話仍然一字不差的傳入潘宗向的耳朵:“他是我的……”
第二卷 壯士十年歸 第十三章 傾心結納(上)
渾邪王一死,殘餘的匈奴騎兵鬥志銳減,分成數股,四散欲逃。而這段時間裡,後軍和前鋒終於趕到,圍成一個鬆散的包圍圈逐漸逼來。殊死的戰鬥立即在這茫茫的草丘四散漫延。
潘宗向猶自躲在地上,左手勉力支援著身體,大口大口的喘著氣,眼神死死盯住楊誠,臉色不斷變化著。雖然危局業已解除,但潘宗向仍然心有餘悸,剛才短短的一段時間裡,經歷了征戰十多年都不曾遭遇到的生死威脅。如果楊誠的箭遲發片刻、如果四散的各組回援稍遲、如果後軍沒能分出一千人及時馳援……死裡逃生的潘宗向腦中閃過剛才數個瞬間的片段,心中暗自慶興,自己到底是福大命大,如果死在這裡,那可真是天大的冤枉。暗自僥倖之餘,楊誠出神入化的箭術和沉著冷靜的機智,也讓潘宗向讚歎不已。如果剛才楊誠要殺自己,可以說是輕而易舉,而且事後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如果以自己的性格,剛才一定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畢竟自己有除去楊誠之心。
楊誠等人卻沒有加入對匈奴騎兵的追殺,剛才奔至小丘附近,眾人便已棄馬作戰,對於他們來說,踏著實地作戰更能發揮自己的優勢。雖然已親手射殺渾邪王,楊誠卻沒有多少喜悅。畢竟自己同生共死的兄弟已經戰死,就算殺死一百個渾邪王,仍然不能改變已經發生過的事實。當匈奴騎兵開始敗逃之際,楊誠便命令正威營計程車兵原地休息,自己這些人要想騎馬追擊草原上的匈奴騎兵,那是絕無可能的,倒不如原地休整,恢復體力。
經過剛才一戰,楊誠消沉的鬥志再度昂揚起來。正威營計程車兵並不比神威營和神機營的精銳遜色,雖然只有二十多人,但面對匈奴千餘騎兵,仍然沒有任何人有畏懼和退縮的表現。眾人均在楊誠的命令下,將一支支羽箭準確的射向匈奴的戰馬,給混戰中的匈奴騎兵帶來極大的困擾。單從士兵們所表現出來的沉著冷靜,便足以讓任何人不敢小窺。楊誠想起李平北為了讓一部份士兵能順利突圍,不惜深入重圍,自己也要完成李平北的心願,將存活的每一個正威營士兵,活著帶出草原。想到這裡,楊誠心中頓生豪氣,先前頹廢的心情也一掃而空。有了暫時的目標,況且是李平北想要完成的目標,楊誠再沒有那種六神無主,不知要做什麼的疑惑。至少,暫時自己還有任務需要完成。
戰鬥逐漸結束,渾邪王一死,這場本來實力就不均衡的戰鬥便再無懸念。除了數百騎突圍逃脫,其餘匈奴騎兵盡數戰死。渾邪王這次從王庭帶出的五萬騎兵,終於在這裡終結,似乎正預示著匈奴的未來,日暮西山,這場戰爭終於到了了結的時候了。
※※※※※※※
戰場打掃完畢已近黃昏之時。潘宗向卻也不敢停留,稍作休整後便率全軍向中軍疾趕,如果能在史達貴到達中軍前追上當然最後,雖然這種可能性極其微小,卻也讓潘宗向放手欲搏。
草丘一戰神機營雖然順利殲滅了渾邪王餘部,但也付出了慘重代價。中軍四千騎兵戰死近三千,前鋒和後軍的傷亡倒還可以接受,畢竟他們趕到時,戰鬥已經演變為追逐之勢了。雖然相比於渾邪王部近萬的傷亡來說,神機營此役可以說是大獲全勝,但潘宗向卻沒多大喜悅。看著現在自己不足五千的人馬,對於想在王庭決戰中立下大功,甚至親自獲取大單于的夢想,恐怕將再難實現。
在潘宗向的特意安排下,楊誠被排在潘宗向身後隨行,其餘的正威營士兵則在隊伍後列。潘宗向打算作最後一番努力,將楊誠納入自己帳下。如果不能為己所用,留下便會對自己是一種巨大的威脅。如果將楊誠這種箭術的人,蓄意安排在戰場上,在混亂的戰鬥中專門射殺敵軍將領,殺傷力將是極為恐怖的。
入夜時分,疾馳的神機營終於開始安營休息。雖然潘宗向急切的想追上史達貴,但畢竟經過一天的奔波和戰鬥,已經接近士兵們的極限。
楊誠正想尋找正威營其他士兵,潘宗向已然大步走來,拍了拍楊誠的肩頭,親切的說道:“不用找了,我已經給你安排好營帳,就在我的大帳旁邊。”
楊誠順著潘宗向的手指方向,果然看到初具雛形的大帳旁邊有數名士兵在支起一個營帳。雖然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