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2部分,神箭傳說,莫莫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己竟然陷入了對方地圍困之中!作為一名弓箭手,唯一的優勢便是與敵拉開距離,而在自己一直保持警惕的情況下,卻仍然陷入了重圍之中。這先後出現的六名高手已經讓楊誠感覺出其中的不尋常:若不是射殺鄭志愉而意外的傷了其中一人,迫其未完全包圍便提前發起,可以想見,這六人若是同時出現,自己幾乎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
切身的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險之中,楊誠的心反而平靜下來,原本緊繃著似乎隨時要暴發地身子,竟然完全放鬆起來,甚至連手中的逐日神弓,也緩緩地收了起來。一瞬間,楊誠的表情變得自然、寧靜、平和起來,彷彿回到了當年玉門與屠一萬一戰時,那一刀即將臨頭時的狀態。
自從獲得洪方所授的用以平息心境的拳術之後,楊誠因其適合自己的心性,練箭研兵之時也經常練習。只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環境的因素,事後無論楊誠如何努力,都無法回到當初他揮灑自如的化解屠一萬全力一擊時的狀態。不過他並不是康劍成那種武痴,並沒有再去刻意追求,僅把它當作是強身健體的一種方法而已。
不過在剛才他感覺逃無可逃,戰不可勝時候,這種感覺卻再度降臨,而這一次的感覺,比起上一次更加強烈,連楊誠也不由為之心顫。感受到這種久違的心境,他頓時福臨心至,周圍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天地間僅有他一個人,在靜靜的感受著那股難以言喻的奇妙感覺。
腳步聲起,三個身材矮小的男子踏著同樣的步伐走出。灰白的頭髮,滿臉的皺紋,比起之前的孿生兄弟,這三人顯得蒼老了許多。三個儒一個手拿小了一號的雙刀,一個手持鉤鏈,最後一個最為奇特,竟然舉著一面比他自己還要高出數寸的大盾。這面大盾卻極為不同,盾面上佈滿了黑色的尖刺,盾的邊緣更被八片鋒利的刀片環繞,既可防禦,也是進攻的利器。不過一想到這面盾的主人,恐怕所有人都會懷疑:他將如何使用這面盾呢?
若是在平時,楊誠恐怕已經驚訝無比了。開始那三個老者他並不認識,但這奇特的三名儒他卻早有耳聞。當年他與潘宗向交好時,便曾聽其提過一次。楊誠也記不起自己如何問及潘宗向在家族僅次於閥主的地位,不過潘宗向卻是搖頭苦笑,說他家裡有三個矮子,連老頭子也要恭恭敬敬,他在潘家的地位不過是第五而已。甚至還有些畏色的提到,其中有個拿著比自己身體還大的盾,潘宗向自己竟連他的一招也擋不住。
毫無疑問,現在出現的三個儒便是潘宗向所提及的那三個地位比他還要高的矮子了。不過此時的楊誠卻沒有了絲毫的驚訝,反倒是那三張滿是風霜的臉上刻滿了驚訝與不信。
第七卷 第八十七章 關洛爭雄·五十一
受到楊誠與之前完全不同的氣勢,那名手持巨盾的揚,望了望另外兩名儒,皺眉說道:“奇怪,我怎麼感覺有些無從下手呢?”剛才他的身體一直躲在巨盾之後,現在完全顯露之後,才發現其竟然只是單手持盾。那一面盾牌雖不知是什麼材料做成,不過恐怕卻比他自己還要重。他卻只是用左手輕巧的拿著,似乎輕如無物。而他的右手卻拿著一根烏黑髮亮的細鞭,顯然這才是他真正的武器。巨盾與長鞭,這樣的組合恐怕還真從來沒有過,絕對的防禦加上靈活的攻擊,怪不得連潘宗向也難過一招。
另外兩人似乎也深有同感,點了點頭,一臉好奇的打量著楊誠。這次三家都派出了自己手中最厲害的王牌,為的便是伺機將喜歡親自領軍夜襲的楊誠和劉虎二人格殺於外城之中。若以單人的實力來看,無疑是鄭氏派出的那名老者厲害,但聯起來手,即使是那個老者與孿生殺手聯合,卻絕非他們三人對手。別看他們三人都是儒,不過在六人之中卻以他們三人的實戰經驗最為豐富,可以說他們的實力的進步,並沒有多少刻苦的練習,大半都是來自於生死的拼殺。
他們來長安已經三天了,不過由於鄭志愉連楊誠可能出現的地點也搞不清楚,外城這麼大,楊誠他們又往往是一擊即走,空忙活了兩晚,卻連楊誠的影子也沒看到。之前鄭志愉自以為料中,六人便分頭前往。準備搶取這個功勞。由於三家之間地隔閡,六人雖然同為一個目標。不過卻並不互相配合,反而心存爭奪之意。不過還沒趕到預定的地點,他們卻先後對因炸營而越來越大地潰兵隊伍產生了懷疑,那名老者最先,接著便是孿生殺手,而他們三人雖並不是最後起疑的。但由於身體上的缺陷,速度畢竟比不得別人,所以便落在了最後。
或許是他們運氣不錯,恰恰碰上楊誠施展無人能及的箭術射殺孿生殺手之一。雖然他們並沒有見識之前楊誠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