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5部分,神箭傳說,莫莫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坎。更何況潼關已經大開,這場戰爭的勝負已經沒多大懸念了,一旦大陳覆滅,他又如何能有立足之地呢。
“顧家已經完了。”劉虎特意加重了語氣,希望可以打破對方最後一絲的幻想。“不管哪方勝,你們都沒有任何機會。相比之下,若是朝廷獲勝,顧氏的處境恐怕會更好一點。你是聰明人,這些道理不用我再多說吧。”
顧良渠嗤然冷笑,仍然沒有回應。三家獲勝,顧氏就算不能分到之前商量好的那一份,但不管投靠鄭家還是潘家,至少也能有一席之地。顧氏的主力雖然已經盡損,相比起另外兩家當然遠遠不如,但仍是天下有數的大族之一,必成兩家都要爭取的物件。至於投向朝廷,歷朝對反叛的處理向來不講情面,就算能為顧氏儲存一點血脈,不過要想再擁有一絲權柄,也絕無可能了。
“看來你還沒能看清形勢啊。”劉虎狀是惋惜,搖頭嘆道:“鄭氏和顧氏已經沒有成功的可能了!你或許會認為兩家現在合在一起仍有近百萬的兵力,比起朝廷似乎仍然有絕對的優勢。笑話,打仗是比人多的嗎?你也算是個邊塞名將了,難道還看不清楚嗎?開戰以來,你們何償打過一場漂亮的勝仗,而朝廷去連戰連勝。再打,仍然是這樣!”
劉虎的話說得異常堅決,引得顧良渠也不禁有些觸動。他一直統帥邊軍,自然知道三家所謂的那百萬大軍究竟是怎麼回了。大陳連年用兵北方,精銳士卒多聚於此,各州所擁之兵,皆是邊軍和京畿衛軍挑選後剩下的,僅從素質來看就不只低一點兩點了。再加上各家為了迅速崛起,這些年在各地橫徵暴斂,早已惹得民怨沸騰。三家並不是不知道這點,只是想著儘快奪取天下,然後再慢慢安撫。是以這次他們竟然答應了趙長河那極為苛刻的條件,以獲取進入關中的時間。
三家與趙長河到底達成了什麼協議,他也並不清楚。只是知道趙長河並沒有參加這次的對長安的大戰,真正入關的其實只是聚集中洛陽的三家聯軍。是以他才會冒險突進,希望能擋住朝廷西逃的要道,一勞永逸的結束這場戰爭。只是沒想到天意弄人,竟然讓他糊里糊塗的被張破舟給抓住了,連帶朔方鐵騎也一同遭災。他的前鋒將軍衝鋒陷陣倒是一員猛將,但是卻是個毫無謀略之人。沒有顧良渠的朔方鐵騎,就宛如一具沒有靈魂的向左殼,戰略已大打折扣了。面對上劉虎這樣的人,失敗自然再所難免。不過若是讓他知道朔方鐵騎竟然首先栽在了楊誠的兩支步兵手裡,恐怕他會更加驚訝了。
“等到走投無路是再投降,跟現在表面威風時投降,顧將軍應該能明白其中的區別吧。”劉虎低聲說道,末了昂然而立。“你的騎兵還有兩千人,要打我也花不了什麼功夫。他們是生是死,盡在你一念之間。顧將軍只有半個時辰的時間,希望你好好考慮清楚。”說完劉虎邁步而去,留下愣在那裡的顧良渠。
只剩下兩千了!顧良渠徹底洩氣了,若是能讓他恢復自由,恐怕他第一個就要殺掉那個前鋒將軍。他被擒之前已經有超過萬人過了這裡,沒想到竟然又折返回來。劉虎並沒有說大話,單憑他當日以五百大戰他一萬騎兵的實力,這兩千沒有得力將領指揮的騎兵,確實是沒有什麼掙扎的餘地。
自己真的要降嗎?看到高懸的日頭,顧良渠不禁陷入迷芒之中。確實,現在投向朝廷與之後被打得走投無路了再投降,其間有著天淵之別。連連的慘敗已經讓他之前必勝的信心有所動搖,到底誰能獲得最終的勝利,他已經難以分清了。
第七卷 第六十九章 關洛爭雄·三十三
一場緊張的對峙已經足足有一個時辰了,雙方仍然沒有一點動向。
西面是依著小土坡擺起的三個相距數百步的戰陣。前一列堅盾挺立,長槍如森。後面便是兩排面色平常的弓箭手,狀似悠閒的他們甚至席地而坐,根本沒拿正眼去看數里之外的敵人。陣中央被臨時堆城一片高臺,十餘輛連弩之後是投石車與火神弩。
正中間的高臺上,楊誠穩坐山,平靜的看著對面這漫野看不到邊計程車兵。相比之下,他們的氣勢就要矮上不少:武器盔甲不一、旗幟不一甚至連陣形也有些散亂。雖然人數較多,士兵的臉上卻多有怯色,隨著時間的推移,那股看不見的氣勢正在不斷減弱。不用戰,楊誠已經知道此次已經能夠完成劉虎的託負了。
與劉虎分手之後,他立即帶著靖威營及其他各部兩萬步兵向此地彙集,同時又讓四衛各領兩百親衛營戰士四下騷擾。等到他布好陣勢之後,叛軍的先鋒部隊總算趕來了。不過他們顯然對出現在這裡的楊誠趕到驚訝,這隻有五千人左右的先鋒部隊,顯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