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1部分,神箭傳說,莫莫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伊川敵軍前鋒兩千人,距離洛陽三十四里,仍在繼續前進,請大帥定奪。”

“再探。”

“宜陽敵軍前鋒四千人,距離洛陽四十里。仍在繼續前進,請大帥定奪。”

“再探。”

接邊收到三次敵情之後,孫堯安倒是一如平常。其他清醒一點的將領卻有些躍躍欲試起來。敵人三路大軍出現,看似聲勢浩大,但總兵力也不到一萬。若不是知曉孫安也無權派部隊出城的情況,只怕此時已經是一片請戰之聲了。

孫堯安心裡也不由生出一絲期待,看這架式,楊誠是準備開戰了。他當然知道這些只不過是楊誠試探用的。看看他到底會有什麼反應。若是他置之不理。這三支前鋒便會在城外擇地駐紮,修築營寨等待後續主力部隊的到來。單是這些。朝夕可成的,真正地進攻只怕還要在數日後。不過他心裡倒是有些好奇,楊誠既然已經拉開了攻城的序幕,那麼他到底憑什麼來進攻洛陽呢?

接下來的兩個時辰裡,關於荊州軍三路前鋒的訊息不斷傳來,孫堯安根本連屁股也不用抬一下,便可完全掌握敵人的動向。袁翰又恢復了老態龍鍾的模樣,閉目養神再不吱聲。反倒是其他諸將紛紛抱怨起來:楊誠這三路前鋒走得未免太慢了吧,一個時辰走的路程竟然只有十里多一點,宜陽那支前鋒稍稍快點,卻也不過十四五里。這哪裡是在行軍,簡直就是拉出來散步嘛。

足足過了兩個時辰,楊誠的三支前鋒終於抵達了洛陽十里之外,如同孫安預料那般開始擇地紮營。只有極少數將領注意到,發現這三支前鋒時距離洛陽各不相同,但他們卻幾乎同時抵達。若是巧合的話,倒也罷了,反之,那麼這三支前鋒配合的默契便可見一斑了。要知道荊州軍只有少量騎兵,還全是用來傳信和偵探之用,即使依靠這些人不斷傳遞資訊,要想完全協助三支前鋒地步伐,也是極為困難的。

“由他們去吧,我們不管。來,大家繼續喝!”對於朝廷軍隊的到來,孫堯安似乎完全沒有放在心上,一如平常般準備將宴會延長至午夜。

夜幕降臨,洛陽城周圍閃爍著星星點點地火光,任何想要在夜間逼近的企圖,都難以逃脫城樓上巡邏士兵警惕的雙眼。不過他們卻不知道,在更遠一點的地方,休息了一個白天的近十萬自願幫助朝廷平叛的百姓們,正在夜色地掩蓋下悄悄趕來。

趙長河站在箕關外大道旁地小土丘上,看著從關門處魚貫而出地精銳士兵,意氣風發。

雖然在朱時俊的謀劃下讓他獲得了幷州這塊據有山川之險地地盤,但他面臨的問題卻並不比鄭氏輕鬆,甚至還要更為惡劣。首先讓他頭疼的便是如何將這支軍隊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成為自己可以如意揮動的利劍。排除異己,安插親信,這些他早在長安時便已經著手佈置了。等到他決定放棄潼關轉取幷州時,可以說百夫長以上的將領。幾乎都被他換了個遍,否則哪裡能夠做出如此重大地決定。

有道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句話本是沒有錯的。但應在趙長河身上卻恰恰相反。趙、史兩家雖然比不上鄭氏之流的大族那般人丁興旺,但兩族可用的子弟仍然不少,再加上他退隱地幾年一直在暗中經營,親信之輩絲毫不缺。將領雖可以肆意撤換,但士兵卻沒辦法再換了。他從潼關帶走的十萬京畿軍隊,甚至至少有七八萬是出於服從軍令的原因,真正歸心於他的,

比例實在少得可憐。京畿士兵的戶籍全都遷到了關遠,士兵中的躁動便真是難以壓制。雖然直到現在還沒有出現大量士兵暴動的情況。但趙長河卻越來越感覺難以控制起來。

幷州本就是個爛攤子,要養活他這十萬大軍實在勉強。本來他是打著收買人心將幷州變成自己堅實根基的願望而去,但為了安撫住軍隊,他卻不得不採取了比之前的潘氏更加無情地搜刮。士兵的躁動,百姓的怨憤,幾乎讓他有些坐立不安起來。本來打算在幷州徵兵混雜在京畿軍中,以降低士兵暴動的可能,但苦於糧餉不足的窘境,這一計劃當然也難以實施。

就在這個時候,鄭家竟然找上門來了。本來他就打算向鄭氏低頭。用來換取一定的糧草物資,捱過目前的難關再說。但現在鄭氏走在了前面,他當然不願放過這個機會。攻打關中?他現在是根本連想也不會去想。以現在手下士兵們的狀態,若是回到關中,恐怕朝廷只需一道聖旨,便可立即令這些士兵倒戈。要想有足夠的時間抓牢這支軍隊,他除了供應足夠的糧餉外,還需要將他們與關中地距離拉得更遠。遠離家鄉雖然會令士兵更添思鄉之情。但同樣也會因為距離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花間神魔

北方刷刷

媽咪,不理總裁爹地

男孩不逛街

一紙夫妻

冰點沸點

屍路通天

朝令夕改

大宋開發商

先生王六

(dn同人)龍崎摘新月

無邊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