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部分,榮寶齋,左思右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放下木匣,振作起精神,回到桌前奮筆疾書。寫完,將信箋裝進信封,在封面上寫道:榮寶齋張幼林先生緘。
楊憲基把秋月的信又重讀了一遍,然後毅然投入炭火盆內,目睹著它在火中燃燒,化為灰燼。
三天之後,在楓林寺的大雄寶殿內,楊憲基由虛雲老和尚為他剃度出家,法號明岸。他餘生與青燈古佛為伴,潛心修行,終成一代高僧。
張幼林剛邁進榮寶齋的大門,張喜兒就迎上來:“少東家……”
張幼林眼睛一瞪:“叫我什麼呢?說多少次了?怎麼就是不長記性?”
“是!大夥計。”張喜兒指著桌子,“剛才有人給您送了一封信和一個木匣子。”
“送信的人呢?”
“放下東西就走了,他說是受人之託,銀子已經有人給了。”
張幼林奇怪地坐在桌前,拆開了信。
幼林先生臺鑒:
餘命途多蹇,卻大難未死。往昔事,恍如昨,餘一味追逐功名利祿,慾海沉浮,不諳因果,不知命運皆前定,悔之晚矣!幸遇虛雲大和尚點化,翻然省悟,驚回首,浮生已過半世,方知紅塵俗物皆如糞土……餘已萬緣放下,皈依佛門,憶及與足下曾論“談箋”,足下聞之失傳引以為憾,今餘將家傳“談箋”贈於足下,聊表芹獻,尚祈哂納。順祝頤安!
愚楊憲基鞠啟
張幼林開啟木匣,幾張傳說中的“談箋”赫然在目,他百感交集,向桌上猛擊一掌,仰天長嘆:“秋月姐,楊大人還活著啊……”
莊虎臣聞訊匆匆趕回了鋪子,張幼林迎上去:“師傅,您回來了?”
莊虎臣劈頭就問:“‘談箋’在哪兒?快領我看看……”
倆人來到了榮寶齋後院的北屋,裝“談箋”的木匣放在靠東牆的一個花梨木的條案上,莊虎臣快步走上前,用顫抖的雙手開啟木匣,仔細觀賞著“談箋”,嘴裡不住地喃喃自語:“果然是箋之極品,在古人所造的‘玉香’、‘冰翼’兩箋之上,真是名不虛傳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