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7章 選擇權利,巨星,七七家d貓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需要任何猶豫,他會竭盡一切努力成為其中的一員。
但是現在雨果卻猶豫了。
是因為雨果對“泰坦尼克號”不再重視了嗎?顯然不是,其實雨果現在想起自己能夠成為其中一員時,還是有種難以抑制的激動,即使冰冷的果汁滑入胃裡,他還是可以感受到胸口熊熊燃燒的火焰。
出演“泰坦尼克號”,與演技無關,與片酬無關,這僅僅只是孩童時期的一個美好夢想而已。
那麼,現在到底什麼不同了呢?雨果已經長大了,成熟了,他知道,許多時候,夢想的真正意義不在於實現它,而在於追逐它的過程。
雨果曾經聽過一名叫做詹姆斯-胡珀(james。hooper)的少年講述他自己的故事,這名叫做詹姆斯-胡珀的英國少年之所以有名,是因為他是吉尼斯紀錄里人類之中登頂珠穆朗瑪峰最年少的紀錄保持者,他在年僅十八歲的時候就順利登頂地球最高峰了。
詹姆斯在一次採訪之中說到,其實登頂珠穆朗瑪峰的那一刻,他的喜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瘋狂,而從珠穆朗瑪峰下來之後,他更是陷入了長時間的迷惘和低迷之中,甚至一度得了憂鬱症:因為他覺得夢想已經實現了,似乎人生就再也沒有其他追求了。後來,詹姆斯又完成了無動力從南極到北極的壯舉,伴隨著夢想的一個個完成,他反而變得越來越空虛。
詹姆斯這才意識到,實現夢想很重要,的確很重要,但朝著夢想衝刺的過程更加重要。他從十三歲開始為登頂珠穆朗瑪峰做準備,一開始父母是堅決反對的,但是他卻依靠自己一小步一小步的努力說服了父母,而後又經歷了艱苦卓絕地尋找贊助商過程,最終在自己十八歲之際完成了這一壯舉。比起登頂珠穆朗瑪峰的那一瞬間,此前狂奔的將近六年才是最幸福的時光。
對於雨果來說也是如此,成為歌手登上舞臺,成為演員站在鏡頭前,這是夢想,可是比起夢想實現的那一瞬間,他在穿越之前的十年狂奔、穿越之後的不懈努力,這個過程才是最美好的。
雨果忽然就想起了“死囚漫步”拍攝過程中他對演技孜孜不倦的追求,那已經超出了夢想的範疇,成為他不斷磨礪自己的一個全新目標;榮耀至死的音樂也是如此,當他們失去了進取心、失去了屬於自己的個性和銳利之後,這支樂隊也就不復存在了。
隱隱約約之中,雨果似乎觸控到了他音樂瓶頸的原因,但只是在腦海中一閃而過,很快就又消失了,這讓雨果有些迷茫……也許他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慢慢沉澱。
“泰坦尼克號”也是如此,雨果現在有機會出現,而且只要他點頭,雨果相信,凱文估計很難拒絕,即使詹姆斯-卡梅隆不喜歡。但雨果真的出演之後,事情會如同想象中那麼美好嗎?
雨果知道估計很困難,因為他知道拍攝電影不僅僅是編織一個美夢,同時還是一個龐大的團隊創作過程,它需要劇組每一個人的齊心協力。從一開始,詹姆斯就不喜歡雨果出演“泰坦尼克號”,雖然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被凱文說服的,今天才願意過來和雨果交談一番,但雨果知道,即使他向詹姆斯低頭,解釋清楚自己的意思,並且表達對劇本的滿意,心懷芥蒂的詹姆斯也不會輕易邁過這個門檻的,雨果的“名氣”就是詹姆斯內心的一根刺,即使雨果願意收斂所有個性對詹姆斯言聽計從,矛盾也遲早都會爆發。這是個性所決定的。
“泰坦尼克號”看上去很美,可是真正置身於其中,也許雨果——現在的雨果,反而會毀了它。
雨果清楚地知道,他童年的夢想有很多很多,但不可能所有夢想都會實現,他希望出演“肖申克的救贖”,失敗了;他希望出演“碟中諜”,失敗了;他希望出演“猜火車”,失敗了……比起這些具體的夢想來說,雨果現在的生活本身就是在朝著夢想狂奔的道路上,“泰坦尼克號”只是這條道路上的又一個美夢而已。
不是說實現夢想不重要不美好,只是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前進的道路才是生活本身,而夢想僅僅只是終點。
所以,正如裡克所說,撇開詹姆斯的因素不說,雨果自己本身真的想出演“泰坦尼克號”嗎?坐在沙發上,放任月光灑落滿地,手裡的玻璃杯之外有著冰涼的水珠在緩緩滑落,時間就這樣放緩了步伐,但雨果卻猶豫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