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359第1359章 道德高點,巨星,七七家d貓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海倫陷入了自我質疑之中。
當海倫面對受害者家屬時,他們質問到,‘為什麼你會為罪犯擔憂,而沒有考慮到或許我們需要你?’面對這樣的質疑,海倫是痛苦的,也是掙扎的,更是疑惑的,特別是她發現馬修的種族主義等特徵之後,更是開始了自我懷疑。但海倫還是勇敢地走進了受害者家庭,傾聽他們的感受,卻被誤會是改變了態度,轉而支援受害者一方,當受害者家庭發現不是這樣時,海倫的處境就更加糟糕了。
這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面對許多問題,我們總是簡單地以‘對或錯’看待,似乎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善就是惡,粗暴地將事情背後所隱藏的可能性都忽略掉,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視線冷冷地看待別人的困境。
馬修因為一起殺人事件,他實際上就已經被大多數人剝奪了一切權利——哪怕是在法律保障他的基本人權的情況下,人們會認為,他不配活著,他不配與人溝通,他不配受到律師的幫助,任何人幫助他都是奇怪的——要麼是墮入地獄,要麼是被利用,要麼是腦子出問題,他們都會被劃分到與馬修一個陣線,也會受到憤怒大眾的質疑和鄙視。
這就是典型的道德制高點。因為人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馬修的背後是否隱藏著故事,馬修的家人是否無辜,那些幫助馬修的人是否別有隱情,人們只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兇手’橫加指責,以彰顯自己的正義。
但這顯然是可笑的。
如果馬修是被冤枉的呢?那麼人們會呼喚程序正義,呼喚有人幫助他;可如果馬修是真的有罪,那麼人們就會歇斯底里地喊打喊殺,即使對方是根據程式進行合理的抗辯,人們也死去了耐心。這個時候,大眾的心理往往是,‘法律程式都是被操縱的,只希望這個惡魔快點伏法’。
可是人們卻沒有真正的耐心去探詢真相:到底是冤枉的嗎?罪惡的背後又是否隱藏著真相?兇手的罪惡又是來源於什麼?人們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冷漠和急躁,他們的漠不關心,很有可能就是犯罪的來源之一。或者,人們是拒絕意識到這一點。
這也是海倫偉大的原因。海倫理解受害者家庭的憤怒,但她卻在大眾情緒化的憤怒之中堅持著一些底線:人的尊嚴是不可侵犯的。海倫也譴責馬修的罪行,反駁馬修的狡辯,但她也安撫馬修的心靈,讓馬修坦誠了罪行,最終平靜地走上了黃泉路。讓‘死刑’所代表的懲罰,真正有了意義。
死刑真的應該存在嗎?
這三方觀點的碰撞依舊沒有給出一個答案。法律當然是需要理性和人道的,但作為制度,法律卻不能關注具體個體的感受,因為它必須保持一致性。在法律統治下的大部分人,都沒有辦法理性的對事件進行討論和批判,也沒有辦法去評判當事人的行為是否具備理性和尊嚴,這也是法律存在的意義。
法律約束著大眾的思想,作為實現正義的工具,法律的核心命題是正義是否得到了伸張,但是伸張的方式卻是一個主觀命題,這個命題無法脫離個體的存在和個體的感受,而這些也往往決定著思考限度。
不過,電影還是對死刑提出了一個超越歧視、偏見和仇恨而進行理性思考的方向,那就是馬修行刑前的遺言,‘無論是誰,殺人都是錯的。不管是我、是你們、還是政府……’
的確,殺人是錯誤的,誰也沒有權利終結一條生命。以怒制怒、以暴制暴、以命抵命,這都是對生命的踐踏。特別是處心積慮的殺人。
我們對待死亡的態度才是折射我們心靈的鏡子,海倫用愛與堅毅做出了最好的詮釋。在這一切結束之後,海倫回到了工作的地方,她看到孩子們在牆壁上寫的話,‘我們愛你,海倫修女’,這句話足以讓她奮鬥一生。人性可能得到提升,我們也可以獲得拯救。這就是‘死囚漫步’對‘七宗罪’提出問題的答案。
靜下心來,細細品味著‘死囚漫步’,這才是這部電影的最大收穫。也許你,也許我,也許他們,都會有不同的想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