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9章 作火花,巨星,七七家d貓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離開日落廣場時,雨果的內心有些錯雜。

上一次見面的時候,恩斯特就在指責雨果已經很久沒有進行劇本創作了,之後雨果也產生了一些靈感,但是他卻沒有堅持下去。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其實當時恩斯特是在向雨果求救,但他卻無視了。這讓雨果想起了當初撰寫“日出之前”劇本時的情形。

可以說,雨果是在恩斯特的指導之下,一步一步開始了劇本的創作,為雨果展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不僅僅讓雨果創作了劇本,而且也讓雨果對於劇本的故事脈絡、人物構建有了全新的認識。後來雨果能夠在演戲方面取得突破,這方面的大局觀和全域性感給予了必要的幫助。

但正如恩斯特所說,雨果是在偷懶的,他的創作靈感在名利場的狂風驟雨之中被一點一點消磨殆盡。

後來,先有了“疾風驟雨”這張專輯和世界巡演,然後有了“洛城機密”的演出,他正在一點一點回到軌道之上,但編劇工作依舊在幽暗的角落裡始終都沒有喚醒。對於恩斯特,雨果是內疚嗎?顯然不是,更多是一種感同身受。

其實恩斯特和凱瑟琳-赫本、保羅-紐曼這些巨星都是一模一樣的,他們經歷了事業的巔峰,也承受過事業的低谷,在藝術生命的末期,遠離了鎂光燈之後,他們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凱瑟琳回到了百老匯,保羅依舊在大螢幕上延續自己的演員生涯,而恩斯特則在日落廣場靜靜地守候在好萊塢旁邊。

因為恩斯特和凱瑟琳、保羅不同,他一輩子的編劇生涯始終沒有真正站在高峰,就好像……就好像自己風光了一輩子的事業,卻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一般。那種落寞和沉寂,是旁人所無法瞭解的。

在恩斯特的身上,雨果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是相同的發展軌跡,而是在好萊塢名利場裡的浮浮沉沉和茫然迷惘。

所以,雨果打算創作這個劇本,他不是為了恩斯特創作這個劇本,而是從恩斯特身上得到了靈感,為自己創作這樣一個劇本。雨果希望男主角能夠為自己量身打造,勾勒出一個真正的故事。

接下來一段時間,雨果白天專注在“洛城機密”的拍攝之中,而晚上回到家,就會開始創作劇本。這一次,雨果改變了創作方法,他最早開始打算創作一男一女兩個角色,男主角自然是以恩斯特為原型的怪人,而女主角則設定為善解人意的出版商編輯。

可足足創作了十三幕之後,雨果卻覺得故事沒有說服力,不僅老套——就好像是“風月俏佳人”的變形版,而且核心思想完全一塌糊塗,女主角根本沒有任何魅力,就像是一個花瓶。

為此,雨果重新對女主角進行了設定,他想過“當哈利遇上莎莉”那種朋友變戀人的型別,也思考過“西雅圖夜未眠”那種書信傳情的型別……但後來發現這些都是愛情故事的套路,他的確希望寫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不是因為愛情能夠讓人改變,而是因為那種真摯的情感可以一點一點把人拉近,不見得是愛情,也許是友情或者親情。

更換了六個版本的女主角之後,雨果覺得自己陷入了死衚衕,劇本空有一個生動鮮活的男主角,卻根本沒有一個好的切入點。幸運的是,雨果現在已經有足夠的控制力,能夠把現實和表演區分開來,而他對艾德這個角色的理解和控制也絕對令人信服,所以沒有影響到劇組的拍攝工作,可即使如此,查理茲還是注意到了雨果的挫敗感。

面對雨果的吃癟,查理茲卻顯得幸災樂禍,“難得才華驚豔的蘭開斯特先生也會陷入困境,這場景可不常見。”讓雨果不可奈何,卻又無法反駁。瞭解了雨果的困境之後,查理茲卻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觀點,“我不明白為什麼你總是侷限在一男一女兩個主角身上,其實你完全可以賦予故事更多可能性。”

雨果本來是想要反駁的,因為大部分探討心靈的電影都是矚目在男女主角身上,可隨即就明白了查理茲的意思,焦點在男女主角身上卻不一定只有男女主角。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七宗罪”,其實嚴格來說,“七宗罪”應該是三位男主角,兩位警探之間的傳承關係、對立關係由一位罪犯維繫起來,詭異卻帶著神秘的三角關係。

任何一個角色的加入都可以有許多意義,最常見的就是打破兩個角色之間的固定模式,為一段不確定的關係增加更多未知數,讓故事變得精彩的同時,也增加了角色之間的互動和空間,給予編劇更多深入探討的餘地。這也是獨角戲難寫的原因,因為只有一個主角,可以發揮的空間實在太少太少。

那麼,如果加入一個角色,又應該如何加入?他或者她的設定是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刀神鳳舞

章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