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0章 首要任務,巨星,七七家d貓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好萊塢,製片人、編劇、導演、演員可以參與分紅,但他們整體參與的分紅份額是有限的,大概會在百分之三十左右浮動,特殊情況會達到百分之四十。不過這一部分分紅將會由所有具備資格的人一起瓜分。
簡單舉例,製片人拿百分之十五,導演拿百分之十,演員拿百分之十,編劇拿百分之五,將百分之四十的分紅進行瓜分。
一般來說,製片人的分紅最高是百分之二十封頂,這是當前好萊塢的普遍行情,不過卻有一種特殊情況,如果一個人同時擔任一部作品的製片人、導演和編劇,那麼按照上述例子的比例來算,他就可以拿到百分之三十五的分紅。
二十一世紀許多頂尖巨星在出演作品時,都會在製片人一欄裡掛上名號,原因有很多,但收益肯定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
另外,在好萊塢真正進入大片時代之後,票房分紅還進一步分為兩種情況,先期分紅和盈利分紅。所謂先期分紅,就是指製片人等人和製作公司、院線一起參與總票房的分紅;而盈利分紅則是扣除製作費用、市場營銷費用等成本之後,再進行分紅——換而言之,如果影片票房實力,那麼分紅也就沒有了。
只有真正頂尖中的頂尖,才能參與先期分紅,一般的大牌只能參與盈利分紅。
不過目前有資格參與票房分紅的演員屈指可數,電影成本也始終控制在一億美元左右,所以目前所說的都是先期分紅。這也是製作人地位格外重要的體現之一。
現在,巴里願意支付給雨果百分之二十的票房分紅,作為片酬和製片人利潤,這絕對是不可思議的一個資料——因為雨果這才僅僅是首次擔綱製片人而已。換而言之,只要“洛城機密”的票房過一億美元,那麼雨果就可以收入兩千萬美元了。這一目標,對於雨果來說並不難實現。
兩千萬美元片酬,這就是目前好萊塢的最高封頂了。但事實上,這一標準放在“洛城機密”這部電影之上,還更加難能可貴。因為如果單純按照現金支付片酬,雨果是不可能拿到兩千萬美元的。
雖然目前雨果和金-凱瑞是“兩千萬俱樂部”成員,但這個兩千萬隻是指高投資高成本的商業電影,比如說“龍捲風”、“獨立日”之類的,如果只是小成本電影,那麼片酬肯定不會如此高。
這是好萊塢的慣例,因為必須考慮到電影成本的控制,如果一部作品的總共成本才四千萬美元,其中有一半都用來支付一名演員的片酬,這對於整個劇組來說都是一場災難;而且這筆投資是否合適,能否贏得足夠的利潤,也會讓製片公司再三思考。
未來那些兩千萬俱樂部成員,都是如此。這也是許多頂級明星願意出演商業電影、願意出演續集電影的重要原因——因為片酬可以提起來。
最簡單的例子,詹妮弗-勞倫斯出演“飢餓遊戲”的時候,片酬僅僅是五十萬美元而已,但到了“飢餓遊戲2”,片酬立刻飆升到了一千萬美元,並且之後穩定在了一千五百萬美元的位置——但這隻侷限於商業電影,她出演“烏雲背後的幸福線(silver。linings。playbook)”、“美國騙局(american。hustle)”等電影時,片酬就遠遠低於一千萬美元。
雖然巴里剛才提起預算時,就是按照兩千萬片酬來計算雨果的,但考慮到“洛城機密”的原始成本才不過三千萬而已,雨果一個人片酬就幾乎可以抵整個劇組的話,這個交易勢必需要重新談判,最終雨果也是不可能拿到兩千萬的。
裡克和巴里討論的最後結果就證明了這一點,雙方達成共識,以票房分紅的形式支付片酬,一方面讓雨果承擔票房風險,一方面也是匹配如今雨果的聲勢和地位。
所以,如此考量,百分之二十的分紅,幾乎就可以理解成為用另外一種方式給予雨果兩千萬片酬——甚至更多片酬,可見巴里的誠意了。作為參考,去年湯姆-克魯斯出演“碟中諜”並且擔任製片人時,他拿的是百分之十二分紅,另外再加上部分現金片酬。
這是一筆十分複雜的賬,不僅僅牽扯到自己的片酬,同時還會牽扯到製片人對作品的成本考量,事情顯然沒有那麼簡單,需要慢慢從長計議才行。但巴里卻沒有帶合同,也沒有帶計算機,而且上午和裡克交談完、下午就直接前來長灘,一切行動都彷佛在……咄咄逼人,似乎在引導著雨果往“百分之二十”的分紅上傾斜,那麼,他的目的是什麼呢?
演員選擇權。
這對於華納兄弟來說有許多文章可以做,巴里完全可以利用“雨果新作”這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