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東山再起 759 金人魔咒,巨星,七七家d貓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酸莓獎後臺時,那是在好萊塢羅斯福酒店,第一屆奧斯卡的舉辦地,當初雨果還十分遺憾,自己沒有充足的時間好好瀏覽一下那個酒店;但是現在,雨果卻親自站到了奧斯卡的舞臺上,領取了專屬自己的小金人,這一切都是如此夢幻。
可是現在呢,當月落日出時,似乎所有一切都回歸了平靜,即使是亞歷克斯起鬨,即使是查理茲提起,他都沒有特別的感覺,雨果恍然,這才是正常的。
雖然說奧斯卡是電影界最高榮譽,許多人窮其一生都在為自己的一座小金人而拼搏,但,這僅僅只是一項榮譽而已,不是人生的全部,即使是最偉大的演員,演戲也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而奧斯卡更是這部分生活中十分微小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他還擁有許許多多的人生。就好像人不能單純為了金錢而活著,否則就會迷失自我;同樣的道理,人也不能單純地為了名為了利——為了小金人而活著,因為這不是生活的全部。
得到了獎項,這不意味著得到了全世界;失去了獎項,同樣失去的也不是一切。
也許,只有真正拿到獎項之後才會有這樣的感受,這就是擁有者的有餘,“不,沒有什麼不同,我還是那個我。”雨果抿了抿嘴,又喝了一口蜂蜜水,微笑地說到。
雨果的回答讓查理茲有些意外,而大廳其他人也都陸陸續續走了過來,亞歷克斯一路衝刺直接就衝到了沙發邊上,整個人直接就躺了下去,“不會吧,這可是電影圈裡的最高榮譽,你一點感覺都沒有嗎?”
“對啊,對啊,不都是說,拿了奧斯卡之後,身價倍增、自我感覺突然就變得良好之類的。”佩德羅在後面也跟著起鬨。
福金的聲音在後面一切,“你乾脆說為什麼雨果不耍大牌好了。”一句話讓大家又再次笑了起來。
事實的確是如此,一般來說拿了奧斯卡小金人之後,這就是演員事業巔峰的標誌,但事實上,演技獎項的得獎者卻往往會陷入奧斯卡魔咒之中,特別是影后,有人甚至說“得獎衰三年”。
不少女演員問鼎影后之後事業就一落千丈。1972年“歌廳(cabaret)”的麗莎一明奈利(liza。iinnelli),1975年“飛越瘋人院”的露易絲一弗萊徹(louise。fletcher),1985年“邦蒂富爾之行(the。trip。t0。bountiful)”的傑拉丹一佩姬(geraldine。page),她們在得獎之後幾乎就銷聲匿跡。
至於拿到影后之後就陷入事業危機的女演員更是比比皆是,l987年“月色撩。人(moonstruck)”的雪兒(cher),1994年“芳心的放縱(blue。sky)”的傑西卡一蘭格(jessica。lange),1995年“死囚漫步(dead。man。walking)”的蘇珊一薩蘭登(susan。sarandon),1998年“莎翁情史(shakespeare。in。love)”的格溫妮絲一帕特洛(gwyh。paltrow),2001年“死囚之舞(monster,s。ball)”的哈莉一貝瑞。
其實這樣的情況並不難理解,得獎之後,演員身價水漲船高,開出的片酬翻三倍。但奧斯卡只是承認演員在某部電影中的表演成就,雖然在宣傳新片時可以打出“新科影后”的名號來吸引眼球,但這並不等於票房號召力。
許多演員得獎後拍戲增加了發揮空間,但卻沒有提升精彩度,如果票房失敗,就很容易陷入表面地位與實際地位的斷層之中,不上不下,只能是漸漸從觀眾視線之中消失。
一般來說,得獎前的幾年是黃金時期,因為那時候追求作品的質量為上,而且片酬合理,因此機會較多;得獎之後,要麼就是為了賺錢開始頻繁出現在爆米花電影之中,要麼就是在藝術電影的泥沼裡苦苦沉淪,無法尋求突破。
歸根結底,其實得獎之後的心態調整和自我定位,如果被小金人的光芒所迷住了,對自己的位置擺放不正確,在利益至上的好萊塢之中,小金人的利益效果很容易就失去控制,最終導致一場災難。
佩德羅、亞歷克斯、查理茲等人好奇的其實就是這一點,雨果雖然今年才不過二十七歲,就拿到了最佳男配角小金人,這一成就確實是讓人讚歎不已,但畢竟雨果穿越過一次,而且經過許多大風大浪,也見過了無數風風雨雨,多了一份沉穩;最重要的是,雨果拿到的只是男配角,而不是男主角,這就說明雨果還是有不斷進步的空間,所以,他的心態不會有巨大的改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