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9章 燎之勢,巨星,七七家d貓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的獨善其身、袖手旁觀也成為了被指責的物件。
面對這樣的情況,電視媒體則以旁觀者的身份進行報道,甚至以衛道士的身份對紙質媒體進行譴責和疏導,並且邀請學術專家對這次社會事件進行了深入探討。但隨後整個反抗範圍就開始蔓延了,從雜誌到電臺再到電視臺,所有新聞媒體都成為了被討伐的物件。
電視臺和電臺節目歸根結底也是媒體的一種,他們和報紙雜誌沒有太多的區別,傳播介質的差異並不會讓他們的本質產生差異,而在羅德尼-金事件之中電視臺更是扮演了關鍵角色。所以,他們自然也不能例外。
剎那間,普通民眾都開始高舉“真相”大旗,對各大新聞媒體展開了討伐,這讓無冕之王們幾乎無處可逃,整個社會一片烏煙瘴氣。
在這樣的情況下,媒體自己也不得不開始進行反省。關於媒體公信力急劇下降,關於娛樂至死、利益至上以至於矇蔽雙眼的錯誤,關於媒體與公眾之間關係的平衡,關於娛樂至死和真相至上的衝突矛盾……全部都成為了各大媒體討論的焦點。
整個反抗行動就這樣不可思議地在北美大陸如火如荼地展開了,如此格局著實是伊萊、梅雷迪斯等發起人所沒有料想到的,他們在最開始時,僅僅只是想要應援雨果而已。他們希望讓雨果知道,媒體的謊言不會矇蔽他們的雙眼,他們願意相信雨果,也願意支援雨果。雨果用他的人格和氣質征服了無數年輕火山,足以成為他們的榜樣。
但事情卻逐漸失去了控制,朝著一個不可思議的方向發展,那浩大聲勢讓行動發起人約修亞都瞠目結舌,只能說“傳播學著實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歷史的發展總是如此,偶然之中存在著必然,但必然卻是又無數個偶然堆積而成的,量變引起質變。表面看來是“雨果瘋了”事件成為了燎原之火,但事實上,卻是一個一個細小的事件串聯起來,瑞弗-菲尼克斯、羅德尼-金、邁克爾-傑克遜……時間的沉澱和醞釀之後,在雨果-蘭開斯特身上觸發了爆點,然後驚天動地地爆炸了開來。
這一次事件與當初邁克爾-傑克遜的情況截然不同,那一次至少還有喬丹這名所謂的“當事人”存在;可是這一次從頭到尾都沒有當事人,這一切都是雨果自己的事,只是雨果自己的事,卻在媒體的放大之下成為了社會事件。
但也恰恰是因為沒有當事人,雨果就是受害人本身,這也越發讓新聞媒體唯利是圖、不折手段的形象凸顯了出來。作為受害人,雨果此時不僅飽受著精神折磨,而且還在承受著社會壓力,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他在履行自己身為演員的職責,自我奉獻的敬業態度卻在媒體的煽風點火之下讓他自己陷入了一個不利的局面,這也成為了對無冕之王們最大的諷刺!
面對來勢洶洶的指責,新聞媒體面臨了比女巫審判時還要可怕的危機,公眾對媒體公信力的質疑達到了歷史新高,情況嚴重到幾乎無論他們說什麼都似乎是狡辯的程度,這讓無冕之王們著實瞠目結舌,但卻又無可奈何。
毫無退路的情況下,新聞媒體選擇了替罪羊,將“國家詢問報”和安東尼-邦德-斯圖爾特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一如他們最擅長的手段和伎倆,為了明哲保身,他們可以犧牲任何人,哪怕是盟友,更何況,安東尼本來也就不是清白的,這一切都是由他而起的。
但新聞媒體卻忘記了,“國家詢問報”的第一篇報道雖然有些誇張成分,但卻是在事實基礎上進行了進行誇大,這對於超市小報來說是完全正常範圍。“國家詢問報”固然有錯,但真正的錯誤卻是將這個新聞事件徹底點燃的其他媒體,他們認為自己是無辜的,他們認為自己只是起鬨者,但事實上他們才是沾滿了鮮血的劊子手。
繼羅德尼-金、邁克爾-傑克遜、雨果-蘭開斯特之後,安東尼-邦德-斯圖爾特也成為了媒體圍堵的獵物,這一次無冕之王們將槍口對準了自己的同僚,沒有任何猶豫,也沒有任何憐憫,卻將自己的骯髒遺忘在了角落,以衛道士的身份站在道德至高點對獵物展開了圍殺。
多麼可悲,多麼可笑,多麼悲慘……多麼現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